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人民日报“共享丝绸之路”大型主题采访活动

丝路精神,中欧交流新纽带(丝路观察)

2015年01月20日00: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从意大利威尼斯大学教学楼俯瞰水城。
  韩 硕摄

  位于法国里昂的中法大学,这是中国近代在海外创办的第一所大学。
  王斌来摄

  荷兰皇家代尔夫特蓝陶工厂工作间内,工匠们在制作陶器。
  韩 硕摄

  位于德国柏林的夏洛腾堡宫。
  郑 红摄

  2013年,中国驻比利时大使馆举办比利时赴华留学生欢送会。
  比利时鲁汶大学原汉学教师法兰供图

  扫描二维码
  看更多内容

  欧洲

  共建“一带一路”弘扬了丝路精神。在欧洲,古丝绸之路交流的印记依然清晰,新时代下的丝绸之路合作正在赓续。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共同繁荣,传承友谊、刷新内涵,中欧人文交流的根基愈发厚重。

            

  千年亲缘,万里茗香,古老而又青春的丝绸之路,将中欧两大文明紧紧相连。

  沿着威尼斯蜿蜒的水巷,穿行折转,摇着“贡多拉”的船夫指了指一处三层的小楼:“那就是马可·波罗故居。”700多年前,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踏上了丝路。一部《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欧洲人神往东方。

  回望历史:中国,东方文明重要代表;欧洲,西方文明发祥地。隔千重山万重水,欧亚文明之间曾横亘绵延的遐想。丝绸之路的点点白帆、阵阵驼铃,带来了不止是色白花青的瓷器、细腻柔软的丝绸,更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流。

  注目当今: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让丝路精神焕发活力,中欧架起合作之桥、友谊之桥。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中欧建立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60多个领域建立了对话磋商机制,双方每年人员往来500多万人次,留学生总数近30万人。

  多样性,包容开放,极富创造力,中欧人文交流的根基愈发厚重。

  互学互鉴,激活文明底蕴

  现实源于历史,中欧在漫长的文明进程中交融碰撞,交流互鉴,彼此相互汲取营养。

  葡萄牙是最早开始仿制中国瓷器的国家。葡萄牙人常常笑谈道:“都说中国喜欢仿制外国商品,其实早在几百年前,欧洲人就开始仿制中国的商品呢!”这些仿制的瓷器,当时畅销全欧洲。如今,很多欧洲人依然喜欢陶瓷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丝绸之路,原产于中国新疆的郁金香经土耳其传入荷兰,如今成了荷兰的国花和象征;中国的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火药等发明传入欧洲,催生了欧洲地理大发现等世界性变革,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欧洲文明在汲取、借鉴了老子、孔子等中国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

  古老的中国亦被欧洲的现代科技和文明唤醒,西方的文化和科学技术悄然影响和改变着东方。1658年,法兰德斯传教士、科学家南怀仁前往中国,他改革日历、制造枪炮、绘制世界地图、更新技术和天文仪器,他设计的古观象台和天球仪,至今仍矗立在北京建国门。

  一次次接触、交往,互相模仿和学习中,两大文明焕发了新的异彩,谱写了中欧交往的一段段佳话。

  古丝绸之路交流的印记依然清晰,新时代丝路合作正在赓续。

  古老的运河、美丽的石拱桥、小巧的市集广场,装点着荷兰小城代尔夫特。荷兰国宝——代尔夫特蓝陶就出自这里。这些看似青花瓷的蓝陶,与中国颇有渊源。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从景德镇等地采购白瓷釉和青花颜料,由代尔夫特仿制青花瓷。代尔夫特逐渐发展出独具一格的“代尔夫特蓝陶”。

  400多年后,在双方艺术家的努力下,代尔夫特和景德镇两城再续前缘——双方选派陶瓷艺术家交流创作,签订了官方的交流合作项目协议。在陶瓷的牵线搭桥下,两个城市最终结为了友好城市。皇家代尔夫特蓝陶工厂古朴的院落门口,矗立着一根巨大的青花白底柱子。上有笔触细腻的中国山水、亭台楼阁,下有6个娟秀的汉字:张凌云,景德镇。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师张凌云在代尔夫特交流创作的见证,记录着代尔夫特和景德镇的陶瓷之缘。

  在德国柏林,夏洛腾堡宫金碧辉煌的瓷器展示馆内,摆放着几百件青花瓷器,让人惊叹。

  德国普鲁士宫殿园林基金会陶瓷收藏馆长麦克拉·沃克尔说,夏宫的花瓶、磁盘、雕像等藏品,一部分是从丝绸之路而来,一部分是模仿中国技艺制作而成。德国普鲁士宫殿园林基金会正在研究这些瓷器,将科研成果建成数据库,翻译成中英文等语言,方便中欧陶瓷界和文化界的交流和学习。

  杜伊斯堡位于曾经的德国工业心脏——以煤和钢铁闻名于世的鲁尔工业区。近年来,为了治理高炉、煤炭厂、烟囱等后工业景观问题,德国就地取材,对工业区遗留物加以改造,打造成新的景观公园,成为重塑优良生态环境的典范。杜伊斯堡市长索伦·林克说,中德之间可以在此领域展开交流合作,共同探讨治理改造的理念和经验。

  绚烂的科学文化、丰富的艺术创造、激荡的哲学思想……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发源积淀而来的欧洲文明,几千年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宝藏。走进罗马、米兰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和教堂,徜徉于一座座建筑、雕刻、绘画的殿堂,仿佛穿越时空,回到彼时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等大师的年代,让人晃神痴醉。在中意两国马可·波罗计划、图兰朵计划等机制推动下,大批中国学生到意大利深造,学习艺术设计,将设计灵感带回中国,也为意大利当地融入更多的中国文化元素。

  交流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时代孕育大棋局,机遇创造大繁荣。

  一个世纪之前,一批批怀揣梦想的中国青年才俊漂洋过海,到欧洲留学,将新思想、新知识、新理念带回中国,他们中很多人成了近代中欧人文交流的使者和先驱。

  位于里昂的中法大学,是中国近代在海外创办的第一所大学。在中法大学新建的里昂—中国关系促进中心、里昂中法大学博物馆门口,醒目的中国留法学生群巨型雕像见证着历史。

  未来更是令人憧憬。2013年,《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发布。这是双方增进相互了解、促进社会各领域交流的重要一步。中欧文化高峰论坛、中国文化中心、青年互访项目、教育合作框架等一系列机制为中欧关系锦上添花。

  文明在交流中不断涌现出生命力。近年来,中欧双方先后举办了中法文化年、意大利年、西班牙年、希腊文化年、中欧文化年等一系列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中欧交流在众多领域有了更成熟的机制和平台。在艺术、文学、教育、科技、青年交流等领域展开交流和合作,促进人民互相了解、促进共同发展和繁荣。许多中国大学与欧盟展开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从欧盟获得资金支持展开研究工作,参与国际项目的中国研究人员越来越多。

  作为德国杜伊斯堡港口集团的新闻官,朱利安·波克忙坏了。自渝新欧铁路通车以来,他接待了许多中国客人。今年春天,他终于有机会到渝新欧的那一头——中国看一看。波克非常期待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我成了欧中文化交流的受益者,4月要去同济大学短期学习,听说那时的上海气候宜人,相信未来会有更多这样的学习‘充电’机会。”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化的钥匙。如今,每周有近60次航班往返于中法;10万中国青少年学习法语,近5万法国人学习汉语。中国在欧洲38个国家一共创建了158所孔子学院。随着中欧人文交流的频繁,学习汉语的欧洲人越来越多。采访中,在布鲁塞尔、鹿特丹、巴黎、柏林、罗马,记者不时碰到路边当地人打招呼,听到中文“你好!中国!”倍感亲切。

  跨过一条小石桥,威尼斯大学安静地坐落在一隅。它是意大利教授中文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同济大学是威尼斯国际大学联盟的成员,与该校开展全球化国际交换项目,中国的学生可以到意大利学习文化遗产管理、环境保护等专业。

  威尼斯大学法律教授伦佐·卡瓦雷利说,从前的学生会中文的不懂经济,懂经济的学生又不会中文。随着中意贸易增多,企业对复合型人才需求变大。威尼斯大学为有中文基础的学生开设了经济管理类课程,毕业生已经在中意合资或合作的企业中大展拳脚。卡瓦雷利说:“中国发展的速度太快,威尼斯大学等教育机构正在追赶中国的脚步。如今在意大利投资的中国企业很多,我们的学生需要适应这种变化。”

  比利时自由大学当代中国研究所资深研究员邓肯·弗里曼说,“一带一路”是一个涉及多方面互联互通的全方位倡议。中欧合作应该重视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的交流,人文交流应该继续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所提高,挖掘更深层次的交流。“期待‘一带一路’的倡议能够不断丰富和明确,让更多的欧洲国家和人民加入其中,并且从中受惠。”

  意大利中意文化交流中心主席丘剑中说,我相信未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下,中欧人民将有更广阔的交流,中欧文明将继续相映生辉,琴瑟和鸣。

  传承友谊,刷新时代内涵

  国之交在民相亲,民相亲在心相知。

  中欧友谊传承久远。盖世太保枪口下的中国女英雄钱秀玲,拯救比利时艾克兴市近百人生命;德国朋友拉贝,设立“南京安全区”,为手无寸铁的中国百姓拉起生命防线……

  越来越多的交流使者往返于亚欧大陆,传递中欧友谊。说得一口流利汉语的德国汉学家南因果自1982年第一次到中国学习,就深深地爱上了中国。30年来,他曾在中央民族大学教书、结交了很多中国朋友;走过很多中国的偏远乡村、潜心研究民族学。在他的家中,南因果亲自为我们泡了一壶来自中国的茶叶,这个大个子中国通孩子气地摇头说,“柏林的水硬,这茶不如在中国喝得香”。

  使者中,还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星徽和好好去年从中国“飞”到比利时,离开“天府之国”,在“天堂公园”安家落户了。她们所到之处,受到比利时人民热情欢迎。两只可爱的小家伙创造了中方迄今出租大熊猫的最长纪录,用于联合科学研究;而比利时则为他们颁发了长达15年的特殊“签证”。

  理解在交流中加深,友谊在合作中升华。当记者来到位于法国巴黎的吉美博物馆时,“汉风·中国汉代文物展”正火热开展。狮子山汉墓出土的金缕玉衣、满城汉墓的错金银博山炉、雷台汉墓出土的铜车马仪仗俑……展示开放、多元的中国汉代社会的缩影。刚刚在西安参加首届丝路国际艺术节的法国艺术家之家协会主席雷米·阿龙表示,丝路不仅是文化、艺术的纽带,还能通过“艺术的语言”,找出各自文化的特性,加强精神理念的沟通。

  朋友越走越近,良言越说越亲。来参观展览的迈克尔·佛朗西斯·贝维尔夫妇告诉记者,他们上世纪90年代曾在北京工作,期间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中国文化和人民多了一层感情。“不仅是汉风展,近年中法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有关中国的展览、演出很多。只要有机会,我们都会来看。”

  中欧正在扩大互派青年、留学生、学者和游客的规模,出台便利人员往来的新举措。中欧很多城市之间依托友好城市和姊妹城市的关系,加深了政企间的合作和民众的相互认知。里昂1988年就与广州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里昂第一副市长凯贝内昂说:“中欧正在激活丝绸之路。文化传承需要不断扩散传播,价值才能真正得以体现。城市之间的交流,更易推动具体目标的实现。人员的互访,更易拉动心灵的距离。”

  和而不同,但智者求同。一位在布鲁塞尔的同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冬天寒冷,他将门外的巡逻警察邀到家中小坐,为他倒了一杯热水暖身,而对方却迟疑地望望水杯,又不解地看着他。一番解释之后,双方明白了彼此:欧洲人习惯喝冷水,中国人惯常喝温水。

  一杯水的故事,道出了中欧文化的差异。但中欧是命运相依的共同体,双方需要传承友谊、互相扶持,这刷新了中欧友谊的时代内涵。南因果说,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路线,我非常赞赏中国领导人提出的“求同存异”,也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具有许多共同利益,需要彼此宽容尊重、共同和平发展,更需广泛交流”。

  一条新纽带,中欧交流合作再添新精彩。

  (本报记者王斌来、韩硕、许立群、马宏伟、沈小根、李永群、管克江、张磊、王迪、郑红、张杰、吴刚、邢雪、韩秉宸,荷兰在线记者常远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1月20日 13 版)
(责编:王子侯(实习生)、杨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