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中非牵手,“友谊颂”越唱越动情(丝路观察)

2015年04月02日00: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毛里求斯的唐人街。
  苑基荣摄

  2015南非“中国年”开幕式音乐会在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国家大剧院隆重举行。
  新华社发

  在肯尼亚的中国青年志愿者。
  胡妍妍摄

  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的武术队。
  胡妍妍摄

  坦桑尼亚出土的龙泉窑刻花花卉纹碗烧结废块,体现出当时非洲人民对中国瓷器超出实用意义以外的热衷程度。
  胡妍妍摄

  非洲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在非洲,我们从南非的“母亲城”开普敦出发,沿着东海岸向北,再向北,从南非到毛里求斯、坦桑尼亚再到肯尼亚,一路感受到的,既有这片希望之洲涌动着的热情与活力,也有中非之间植根于历史、植根于人心的深情与厚谊。“中非友谊”这块沉甸甸的金字招牌在政治互信、经济互利、文明互鉴的合作交流中越擦越亮,中非命运共同体正迸发出勃勃生机。

  

  从古至今未断“你来我往”——

  领域广泛 交往深入

  走进位于首都达累斯萨拉姆的坦桑尼亚国家博物馆,“牵星过洋——中非海上丝路历史文化展”吸引不少观众驻足。一件件形制逼真的郑和船队模型,高大雄伟,阵势浩荡,仿佛让人看到了600多年前,200余艘海船云帆高张,昼夜星驰,四访东非,将中华文化远播到此的景象。

  肯尼亚马林迪旧港的一座栈桥,几经修复,如今已相貌大变,但当地人还是称它为“郑和桥”,郑和在此登陆、长颈鹿被送抵中国且被当做神兽麒麟大受礼遇的故事仍有流传。马林迪再往北的帕泰岛上,生活着一群自称是郑和船员后裔的“中国人”,传说是当年郑和船队有一艘船只触礁,船员逃生到岛上,落地生根,与当地土著女子结婚而繁衍的后代。

  600多年潮涨潮落,郑和船队到访东非的传奇尚未走远,中非合作交流的新故事又谱新篇。

  随着直航开通、互免签证,中国赴毛里求斯旅游人数连年激增;2010—2013年,仅中国和南非之间就有143批次文化艺术团组互访,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四海同春”艺术团、中国杂技团大受非洲观众好评;中国实施的“非洲人才计划”,3年计划为非洲国家提供1.8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培训各类人才3万余名……

  视线再拉近些。作为中国在海外设立的第一个文化中心,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最近两个月的活动已经安排得满满当当。从电影招待会到波巴桑市政府广场演出再到主题舞会,中心网站上都详细公布了各项活动的时间地点,方便当地民众查阅。

  2014中国“南非年”的余音尚在缭绕,南非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亚的一台中非合璧的交响音乐会又拉开了2015南非“中国年”的序幕。互办国家年正在成为中南之间推进文化合作、艺术交流、学术研讨等“一揽子”工程的有效载体。

  “今天我在想非洲。我没有办法将手头的工作继续,于是我就坐下来慢慢想。”从马林迪回来的考古队员丁雨写下这样的日志。“期待中国能帮助肯尼亚成为非洲第一个拥有水下考古博物馆的国家。”这是同样参加考古项目的肯尼亚小伙比塔的最大心愿。中国国家博物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肯尼亚国家博物馆自2010年起在肯尼亚沿海地区展开联合考古发掘,这种以项目带动的学术合作,正在成为中非交流版图中的活跃一块。

  活跃在中非之间的还有政治对话和政党经验交流。中国发展进程中政治体制的特殊作用、政府模式与政党关系等议题备受非洲国家关注,中国开设的一系列针对非洲国家的人力资源研修班和研讨班也深受非洲欢迎。在相同的国际体系背景之下面临相似的发展问题,使中非双方在平等、自主的基础上开展治国理政和发展经验的交流和借鉴成为可能。

  以上种种只是中非人文交流的片段缩影和冰山一角。600多年来的点滴来往正在汇聚成一条互联互通的大河,拍打着历史,也激荡着现实,裹挟着更多合作机遇和交流形式浩荡而下。

  人文交流无分“新旧软硬”——

  多元并举 各显神通

  说到“新旧结合”,中国驻毛里求斯大使李立深以为然,“中非合作这么多年,已经形成了传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树立了非常好的社会影响。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我们用好原有品牌,以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孔子学院可以说是中非交流甚至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老品牌了。2005年,非洲第一家孔子学院落户肯尼亚,10年后的今天,非洲已经成了全世界孔子学院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哪怕偏远到南非西开普省弗朗斯胡克市下面的一个黑人村庄,也不乏琅琅读中文的声音。汉语已经成了毛里求斯小学的选修语言。登上2011年春晚舞台的肯尼亚女孩茹丝,作为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毕业的第一批学生,已经“接棒”当上了汉语老师。肯尼亚埃格顿大学和莫伊大学的孔子学院还分别以农业技术和纺织服装为办学特色,有的放矢地惠及非洲发展。

  但是,除了汉语、书法、太极、京戏之外,鲜活的当代中国同样需要传播途径,这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出新出彩的时代需求。“我好喜欢毛豆豆呀”,在坦桑尼亚一家电视台参观时,电台的一名记者就忍不住与来自“毛豆豆”故乡的我们分享她对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的喜爱。一部表现普通人喜怒哀乐、表现中国式婚姻与家庭的电视剧,为坦桑民众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既要新旧结合,还要软硬结合。中国驻南非大使田学军将人文交流在双边关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归结到一个重要的原因和表现上去——“文化交流机制日趋成熟”。硬机制是畅通交流渠道、提升合作水平的关键。以中南之间为例,正是通过发挥《文化合作协定》的纲领性作用,在日益成熟的框架机制上,两国媒体合作才能不断深化,推动中文教育纳入南非国民教育体系才会取得可喜进展,共建科技园区和联合研究中心进一步达成共识,涵盖文化、艺术、教育、旅游、遗产保护等领域的互办国家年活动,更是成为一大亮点。

  人在哪里,文化就在哪里。硬机制以外,润物细无声的“软交流”无时无刻不在。2014年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主办的“我的肯尼亚/中国故事”征文比赛,收到很多在当地中国企业工作的肯尼亚员工的来稿,讲述工作给他们带来的精神状态上的变化,以及他们从中国同事身上感受到的勤劳智慧和中国文化的底蕴。“我不会离开让我梦想成真的地方,我会跟随路桥直到退休”,中国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肯尼亚办事处的京科这样表达他的依恋之情。

  在达累斯萨拉姆的华人旅馆“远方的家”,我们遇到了为“坦桑过大年”开碰头会的志愿者们。由在坦华人和坦桑尼亚人自导自演的“坦桑过大年”春晚,已经连着办了6年,规模越来越大,参加人员越来越多,应邀参加的坦桑尼亚嘉宾分量也越来越重,坦桑尼亚国家电视台还予以全程实况转播。中国驻坦桑尼亚大使吕友清说,春节文化是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优秀中国文化的代表,通过中坦合作的文艺演出形式,“既增强了在坦华侨华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增进了中坦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这也是一种文化交流形式的生命力所在。

  在内罗毕,我们遇到了这样一群中国年轻人。他们中不少是刚从名校毕业,有的辞去了在大城市的体面工作,还有的正在读大学,却为着同一种理想来到非洲,实地考察中国企业在当地发展的环境,帮助中国企业真正了解非洲、融入非洲。这群80后、90后,正在以他们的方式搭起一座中非友谊之桥。

  中国传媒大学的大四学生王怡是其中一员,两年前她曾来到肯尼亚一所小学支教,这是她第二次来肯尼亚。“我和这片土地有说不清的情感”,她羞涩地笑了。

  “真实亲诚”旨在共同发展——

  以人为本 互敬互鉴

  “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在坦赞铁路达累斯萨拉姆车站,在坦中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的车间,在毛里求斯中国文化中心,大家都会真切地感受到这种“亲近感”,会想起马季、唐杰忠的相声《友谊颂》里不断重复的那句斯瓦希里语“拉菲克(朋友),瓦奇那(中国)”。一声“朋友”,道出了中非命运共同体的凝聚力,也道出了千千万万身处中非交流之中的普通人的真实感受。

  2014年“感动中国”将年度特别致敬颁给了抗击埃博拉中国援非医疗队。在别人离开的时候坚定赶来,在避之唯恐不及的病毒面前挺身而出,他们最真实地体现了什么是“朋友”。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卫生领域最大规模的援外行动,距离1963年中国第一次向阿尔及利亚派驻医疗队,已经过去了50多年,半个世纪里值得“特别致敬”的援非白衣天使实在是太多了。

  刘高琼也是一名使者,一名农业使者,自1997年受教育部派遣来到肯尼亚埃格顿大学从事非洲农业教育援助工作起,就再也没有离开过,硬是把自己“钉”在了用农业技术帮助非洲摆脱饥饿与贫困的承诺上。别人说这“钉”的苦,他却只知道甜——不仅大大改进了当地的农业种植,而且收获了一份肯尼亚姑娘的爱情:“我现在有三个女儿,她们个个都是中国和肯尼亚的好女儿。”

  只要怀着一颗真诚之心,交流及其回报都是双向的。当来非洲不到两年的湖北姑娘杨晨代表中兴通讯肯尼亚公司为一所贫民窟小学重建校舍捐款时,面对着全校400个孤儿、其中50%以上又是艾滋病携带者的笑容,她被深深打动了:“实际上,该说感激的人是我,这对我来说是一次洗涤,非洲人民始终满溢的幸福感让我羡慕不已,我是真心喜欢这种容易快乐的大智慧。”

  在坦桑尼亚达累斯萨拉姆大学孔子学院学了多年武术的米沙拉,对自己的教练冯俊杰也抱着一颗感恩之心。因为肯吃苦,悟性又高,冯俊杰常常给他开小灶,教他动作的同时,专门引导他去体会中国武术的“精气神”,后者让他极为沉迷。2014年夏天,米沙拉随孔子学院武术队到了中国,在河南少林寺的所见所闻至今让他难忘,“他们的动作都是有灵魂的”。中国文化的精气神,在万里之外依然不寂寞。

  基贝拉参加“我的肯尼亚/中国故事”征文比赛的文章是《向东看》。他从来没有去过中国,但是,出了家门,看到中国人修的桥梁、办公楼、体育馆,回到家,又是来自中国的食物、家具、电器,这一切让他觉得中国似乎就在身边。“我也许没机会去中国了,但我的女儿有。她正在学习中文,看中央电视台节目,甚至尝试用筷子吃米饭,读起孔子来似乎也不像我那么吃力,还对我说‘孔子的哲学思想很酷噢’。”

  从古至今,中非之间的惺惺相惜从未减弱。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互敬互鉴的人文交流,让中国和非洲曾经远远地靠近,如今,“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的郑重承诺,打造“中非合作升级版”的高瞻远瞩,无疑会将中非拉得更近,联系得更紧。光阴历历、云帆点点的“一带一路”已迎来一场新的远行。

  (本报记者蒋安全、汪晓东、胡妍妍、孙天仁、付妍、王欲然、苑基荣、倪涛)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2日 13 版)
(责编:杨曦、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