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难忘非洲那片海(丝路絮语)

汪晓东
2015年04月02日00:0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11天非洲之行,留下了对海的记忆。

  此前从未到过非洲,对它的印象,是炙热的阳光,是丰富的矿藏,是广袤的沙漠,是奔跑的雄狮,是孩子们澄澈的目光……就是很难把这片遥远的大陆与大海联系起来。以至,当我站在东非海岸、面朝印度洋的时候,竟有种时空交错之感。

  采访归来,对非洲的印象已经立体、丰满了很多,不过,耳畔还经常会回响起印度洋的涛声,那片浩瀚的蔚蓝也总是浮现在眼前。

  难忘那片海,因为它流淌着中非共同的记忆。在肯尼亚海滨城市马林迪,有一座长长的水泥栈桥伸向大海,这座桥,当地人称为“郑和桥”,600多年前,郑和的船队曾在这里登陆,马林迪博物馆的文献清晰地记录了那段历史。而在拉姆群岛,有很多村民被认为是郑和船队水手的后裔。时至今日,这一带的海域,还能够打捞出中国的瓷器,因而被称为“瓷器海岸”。这片海,把两个大陆连在了一起,虽然,岁月带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但是,中非交往的历史却愈发醇厚。

  难忘那片海,因为它见证着中非共同的情谊。在坦赞铁路的起点达累斯萨拉姆火车站,在坦中合资友谊纺织有限公司,一幢幢明显带有中式风格的老建筑,无言诉说着中非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真情。近半个世纪前,数以万计的中国工人和专家漂洋过海来到这里,修路、建桥、盖厂,其中一些人长眠于此。半个世纪以来,这份血浓于水的亲情不断赓续,其内涵也已大大拓展。如今中非之间的年贸易额达2000亿美元左右,人员往来超过150万人次。在达累斯萨拉姆,中铁建工在当地的负责人驱车带着我们参观,指着鳞次栉比的高楼告诉我们:“这是我们建的,那也是我们建的!”语气中有自豪,更有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难忘那片海,因为它承载了中非共同的梦想。南非的朋友告诉我们,南非制定了一个《2030年国家发展规划》,提出到2030年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彻底消除贫困人口。这样的梦想,和我们“两个100年”奋斗目标何等相似!细细想来,相似的地方还有很多,比如,都是发展中大国,都是金砖国家……实现中非共同的梦想,希望就在连结我们的这片海洋,而“一带一路”的宏伟构想,不正是为中非之梦插上腾飞的翅膀吗?

  站在好望角的海边,遥想6个世纪前,葡萄牙人达·伽马的船队绕过这里,开辟了欧洲通往亚洲的“东方航道”。如今,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心手相牵的中国与非洲,一定能够抵达新的“好望角”!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2日 13 版)
(责编:杨曦、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