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云南红河州可邑村通过开发旅游保护传统村落

老房子变成新资产(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本报记者  杨文明
2015年04月07日03:54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可邑村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西三镇蚂蚁村委会,是个住着700多人、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彝族自然村,彝族支系阿细人世居于此。

  “年轻人出去打工的越来越多,可邑村的人可就越来越少咯。”一年前,说起村子的未来,可邑村村支书毕辉不无焦虑。可如今,他踌躇满志:“保护可邑成了咱村的支柱产业,未来争取可邑人全部在可邑就业。”

  发展旅游,老村子成了新景点

  记者在可邑村看到,老屋青瓦黄土墙,新房壁画砖墙黄,都是一样古色古香。虽非周末,游人却络绎不绝。

  “老村子房屋建筑密集,采光也不好。”说起老房子,村民黄蕊大姐抱怨道。外出务工返村的年轻人,更是住不惯老房子,有些干脆拆了旧房建起了新房。

  拆旧房建新房,当地政府着了急,接连出台规定要求不得擅自拆除老房子。可群众也有理由:房子倒了怎么办?

  蚂蚁村村支书曾虎龙介绍,可邑村现存的绝大多数房屋都是有上百年历史的土木框架式彝族土掌房,“房子没人住,就容易招虫蛀,即便不拆也会自己倒塌烂掉。”

  对当地政府和可邑村民来说,老房子都成了负担。

  为此,“近两年,我们让村民在规划用地上按图纸建新房,政府又引进资金建设了部分旅游服务设施,既保住了老房子,又招来了新游客。”西三镇党委书记姚治明说。

  老村子成了新景点,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可邑村。村民曾大姐告诉记者,村子开发后,她的小商店每天的营业额翻了两番。“整栋新房一天2000元,周末节假日得至少提前一个月预约客房。”村民毕大姐将自己家的新房租给了城里来的投资客,自己又给投资客打起了工,工资一月1700元。由于新房有限,投资客叶曲租了几栋老房子,改造后也当客房。“主要针对那些希望体验原生态阿细人生活的高端游客。”叶曲说。

  负责开发可邑村旅游的公司每年拿出1200元补贴各户,让各家做好旧房日常维护和村庄环境保持,原来的粪堆草堆也都没了踪影。

  吸引游客,要靠当地传统文化

  旅游保住的除了老房子,还有阿细人的传统文化。

  走在可邑村,随处可见反映阿细族生产生活的壁画。“姑娘背柴,小伙提水,这组画展现的是我们可邑村的婚俗。”姚治明说,游客仅仅是逛一圈,给村民带来的收入有限。真要对游客有吸引力,还得靠传统文化。

  “彝族人会说话就能唱歌,会走路就能跳舞。”毕辉说,村里现在组建了60余人的歌舞队,游客可边吃饭边看表演,饭后燃起篝火,还可以亲身参与阿细跳月。歌舞队中67岁的毕桂云大妈格外引人注目,树上的叶子到她嘴里也成了乐器,叶子一响,一月就能收入千余元。“平时还不耽误农活。”毕桂云说。

  刺绣是彝族姑娘的必备技能,可年轻人外出打工,虽然还会刺绣,却不再常用;小孩因为难以见到长辈刺绣,不少孩子都已不会这项技能。“我们准备把年轻人组织起来组建刺绣合作社,让刺绣也赚钱。”姚治明说。

  “现在州里正在打造民族生态文化走廊,从城里的湖泉温泉景区、锦屏山弥勒大佛、花口到可邑形成一条民族文化生态环线,让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可邑体验阿细文化。”姚治明告诉记者。

  阿细人外出打工得说普通话,不少在外出生的小孩已不太会讲阿细话。毕辉担心,没了语言环境,阿细话会不会也逐渐消亡。“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留了下来,阿细话的传承应该没啥问题;外来游客多了,我们普通话说得也会越来越好,出去工作交流也没障碍了。”毕辉说,“希望带着村民靠保护古村、传承阿细文化实现富裕。”

  “游客来了,老房子就保住了;在村里就业,传统文化就活了。”姚治明说,“如今,许多游客到可邑,都是奔着体验阿细文化而来。”


  《 人民日报 》( 2015年04月07日 16 版)
(责编:李卓、王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