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3月24日电 (人民网博鳌报道组)思想是行动的指南,观点是智慧的结晶。对于高端论坛而言,交流激荡产生的火花最为宝贵,而一年一届的“博鳌亚洲论坛”就是最好体现。
据主办方介绍,今年论坛为期4天,共有51场分论坛、15场圆桌会、10场对话创业者、6场电视辩论。这无疑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且参会嘉宾中大经济学家、大企业家,更是群星璀璨。
这些“大家”在论坛期间,抛出了哪些观点、引发何种思考、获得怎样共识、谈了哪些干货,人民网记者为您一一梳理。
林毅夫:中国或将2022年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兼高级副行长、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中国维持6.5%以上的经济增速的可能性很大,至2022年或将成为高收入经济体。
“中国现在产业在中低端,未来可以推动向中高端产业升级,在投资方面会有很多机会。”他说,中国在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城镇化发展等方面都有许多投资机会,相反发达国家在经济下行时,找到投资机会就较难了。
林毅夫表示,中国很可能到2020年前后,变成第三个从低收入进入中等收入,最终进入高收入的经济体。
刘永好博鳌谈养猪:小规模养殖已无生存空间
“小规模养殖业已经没有生存余地了,要向规模化迈进,国家也提出现代农业的主张,要求现代农业一定要有规模化、现代化。”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在博鳌论坛上如是说。
刘永好坦言,我国农村发展发生了较大变化。首先,年轻人多数都进城,留下的主要是老人、小孩。其次,拿养殖业来讲,以前家家户户都养猪、养鸡,现在迅速减少。当你养殖100头猪的时候,一头猪赚钱 100多元,一年只赚钱1万元,而外出务工一年至少3、4万元。小规模养殖已没有生存余地,规模化企业开始涌现。第三,农民收入过去十几年有很大变化,大量年轻人进城务工,这已经成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早先都是房前屋后,人均1、2亩地,如今1、2亩地很难维持生活。现在政府鼓励通过集中、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的种植业。
朱民:人口老龄化是亚洲金融面临的首要挑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朱民表示,首先是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亚洲国家都在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其次,资金需求和资本输出的挑战,亚洲对基础设施仍有巨大的投资需求,亚行估计亚洲每年有7000亿美元的投资需求。但同时亚洲还有4.8万亿美元的净输出。第三,劳动生产率水平明显下降,金融市场从主要给大企业贷款的结构转向给小微企业和创新企业贷款。第四,亚洲包容性增长对金融发展带来的挑战。
解振华: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年产值3万亿元
解振华透露说,中国节能环保产业,现在一年的产值是3万亿,吸纳就业人口3200万人,这个产业在我们国家的经济增长当中,作为一个新兴战略性产业还在逐步壮大。
陈德铭:希望我们不要重蹈日本有些企业的覆辙
陈德铭:日本企业进入美国市场时,特别对美国文化娱乐领域的投资是不成功的。但也有一些成功企业,例如日本在美国制造业、汽车业等领域的案例。
中国企业到美国去应该汲取这一点,分析哪些行业容易进去,哪些不容易进去。目前美国在安全审查方面比较严,我在做部长的时候,每3元到美国会批准1元,当时300亿到美国的意向里批准100亿。
美国州市政府也到中国招商,审查还是比较严。这也帮了我们不要一窝蜂的过去,让企业更认识到文化、法律的差异。美国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希望中国企业能够更谨慎、更严密做市场调研,不要重蹈日本有些企业的覆辙,我相信不会。
井贤栋:新技术激发新金融 为普惠发展提供可能
“移动互联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金融业务网络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机构正在经历深度融合、开放共享、普惠创新服务的过程。”蚂蚁金服总裁井贤栋做客人民网“博鳌亚洲论坛2016年年会”访谈间时,如是说。
针对普惠金融发展,完善金融服务的“平民化”,井贤栋表示,移动互联技术改变了触及用户的方式,实现了普惠的“普”字。云计算极大提升计算效率,降低交易处理成本,形成了“惠”字。大数据技术能够更好甄别、计量风险,给风险定价,更有效管理风险也是“惠”的另一体现。
“新技术能够激活新金融,而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更是合作共赢的关系。”他说。
杨澜:游客过于集中不利于个性化体验
“我来海南旅游很多次了,有时候是个人,有时候是参加会议,有时是全家旅游,这里非常美。”杨澜在采访中说到:“但是在相对的时间和区域内,人流的过于集中,会妨碍游客个性化的体验。”
杨澜建议,在文化内容的植入以及服务的个性化上,海南可以为游客提供提供全年度的旅游体验,而不是只集中在某个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