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房秋晨:金融创新助力国际基础设施蓬勃发展

2016年04月20日09:08 |
小字号

大公全球基础设施评级方法发布会暨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论坛4月8日在北京举行。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会长房秋晨在论坛上发表演讲,题目是金融创新助力国际基础设施蓬勃发展。

以下内容为演讲文字实录:

尊敬的关建中董事长,尊敬的Hans-peterEgler总裁,尊敬的法国前总理Dominique de Villepin,尊敬的巴基斯坦前总理Shaukat Aziz,尊敬的各位嘉宾,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与各位相聚在国贸,就国际基础设施投融资议题进行交流和研讨。首先请允许我代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也就是本次论坛的协办单位,对在座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地欢迎,同时我也要对大公国际评级集团和国际基础巴塞尔基金会对本次论坛所做的周到安排,表示真诚地感谢。中国对外承包商会是由在境外从事承包工程还有工程类投资以及劳务合作相关服务行业的这样一个企业组成全国性的行业组织,现有会员接近15000家,我们业务涵盖5个大板块,一个是交通、电力、房建、石油化工还有通讯等国际基础设施与建设领域。

目前我们业务范围已经涵盖了全球190个国家和地区,目前在中国境外开展承包工程业务的企业,应该说95%以上,都是我们承包工程商会的会员,已经成为国际基础设施市场的重要的力量。2015年一年,以2015年为例,我们在海外承包工程的营业额超过了1500亿美元,我们2015年,新签的合同额首次突破了2000亿美元,其中有65家我的会员企业,获得了美国ENR评出全球国际承包商250强的榜单,中国企业的经营业绩总额连续位列各国之首,我们相信在“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国承包商必将成为国际基础设施可持续发展也做出我们更多的贡献。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目前从整个国际经济形势来看,应该说全球的经济复苏是十分缓慢,经济下行的压力也比较大,加强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也被各国政府视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作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国际基础设施建设,我们也是判断应该说是将会迎来新一轮一个发展的机遇。亚洲、非洲和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也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当中,这些基础设施的投资与建设的需求也是非常的强劲,欧美发达国家也出于更新升级老化基础设施和刺激经济复苏的双重目的,也在陆续推出规模庞大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我们去年在英国就推出了北方的交通规划。像澳大利亚这些发达国家也推出了开发北部发展规划,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跨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的需求也在显著增长,当然了我们也不难看到国际基础设施领域的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的瓶颈和障碍或者是挑战。

一就是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资不足,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显示,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每年都归面临1到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缺口。即将召开的20国集团,全球基础设施中心上个月也做出预测,到2030年基础设施投资市场将存在一个10到20万亿美元的投资缺口。第二也就是各国政府鼓励基础设施投资的政策不足,由于经济增长乏力,各国政府在消除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壁垒方面往往止步不前,从而影响国际资本进入本地,或者进入本国基础设施的市场。同时各国政府普遍在引领私人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场方面,缺乏必要的鼓励和保障政策,也没有能够激发出私人投资的对基础设施投资的这个积极性。

第三是有关金融机构的创新不够,传统单纯依赖政府基金和金融机构贷款的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和风险防范的需求。那么参与国际基础设施项目,普遍面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偏高,金融产品不足等问题,客观上也需要金融机构创新推出适应基础设施项目特点,既可以满足资金需求,又能平衡各方面风险的金融解决方案。

大家都知道基础设施项目的普遍问题,建设周期长,受所在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比较大,项目的风险也比较难控制,这也就是为什么今天我们召开这个论坛,既要进行国际基础设施可持续与弹性这样一个标准,以及我们对信用等级进行评价这样的一个举措。要解决基础设施面临的这些挑战和问题,需要各国政府,各有关金融机构及时采取务实有效地应对措施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我认为首先需要各国政府营造鼓励投资的政策环境,政府应该努力消除投资壁垒,构建标准化项目方式,便利投资者的参与,营造公平、透明、开放、有序地投资环境,为具体基础设施项目的落实创造便利的条件,完善与基础设施项目开发相关风险投资基金以及配套措施,支持创新型融资机制的建立,鼓励国际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本国基础设施市场,为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的保障。

其次需要项目模式和金融产品的创新,政府在大力推动BOT、PPP模式发展,以政府投资作为种子资金,吸引和带动商业兴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同时,各个有关金融机构也应当优化融资模式,加强产品创新,探讨灵活高效,丰富多样的融资产品。比如说可以通过银行贷款、银团贷款、项目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支持基础设施项目的实施。也可以开发项目所在国或区域内债券市场,增加融资渠道,提升融资能力,降低基础设施的投资风险。

第三,需要发挥多边金融机构和多双边合作机制的作用。多边金融机构自有资金规模庞大,运作规范、透明,对区域内大型复杂基建项目的实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来,中国政府也先后筹建了丝路基金,推动设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等,为推动解决基础设施资金缺口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此同时,亚太经合组织,亚欧会议、20国集团,上合组织,区域关于协定的多双边合作机制也将为国际基础设施合作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各国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平台和机制,充分发挥现有相关国际论坛、行业组织的促进作用,为国际基础设施的合作提供有效地支持和服务。

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中国有一句古话,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认为国际基础设施市场前景广阔,商机无限,只要各个政府和金融机构在制度、产品和服务创新上下工夫,特别是要通过国际基础设施项目对国际基础设施的项目,对国际承包商进行有效地标准和信用体系的评级的建设,那么下一步,必将推动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的蓬勃发展,作为行业协会,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将一如既往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为继续推动中国承包商参与国际基础设施合作,做出我们不懈的努力。最后,预祝本次大公全球基础设施评级方法发布会暨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论坛取得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编:庄红韬、赵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