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明艳:大公的基础设施评级方法采取了很多新的技术

大公全球基础设施评级方法发布会暨全球基础设施投融资论坛4月8日在北京举行。在上午第一单元讨论与互动环节,关于“基础设施评级方法对基础设施融资的重要性”。大公信用研究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杜明艳表示,大公在研发基础设施评级方法过程中,大胆地打破了以前的常规研究,采取了很多新的技术,新的视角。
杜明艳说,我作为大公研究团队的代表来讲一下就是我们基础设施评级方法这个研究的过程,和我们对它的一些展望。我们在研究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因为以前我们大公做的评级基本上都是有既有这样一个主体,是有评级历史的。咱们中国发债也是要求必须有三年的经营记录的,这是给评级提供一个非常好历史数据的支持。
但是基础设施项目的不同之处,就是它是一个全新,本身它是没有的,以前没有任何的经营的历史。所以评级就意味着你要完全展望未来它在建设中可能遇到的风险,它的资金链有没有问题,它经营开始以后,能不能获得稳定的现金流来偿还债务,所有这些都建立在预测的基础上。而且涉及到的因素非常多,很复杂,是以前我们的这个主体评级各个行业已经积累很多年的主体评级所不同的一个全新领域。关建中总裁也为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让我们要做出来真正能够解决基础设施现在融资瓶颈中这样的一个信用风险信息不透明,投资人担心最后投资打水漂,最后还不起钱的风险,让我们真正揭示风险。
我们在研究过程中也是大胆地打破了以前的常规研究,采取了很多新的技术,新的视角。比方说我们大胆地引入了对建设期风险这样的一个评价,我们还引入了对环境和社会影响因素的评价。建设期风险的评价,就是涉及到比较专业的知识,尤其是基础设施项目,涉及到各种各样的基础设施,它建设期风险是不一样的,这个评估起来难度是比较大的。我们也是经过了很多专业的研究,同时也在外边请了很多顾问专家来和我们一起来做这个研究。
环境和社会因素我们纳入了方法,是为了体现这样一个,就是未来环境和社会因素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这个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来全面地评价基础设施它的可持续性,同时也作为我们评级机构对于投资起到一种引领的作用,就是把投资引领到在环境和社会方面有可持续性这样的一个基础设施项目上。
整个这个过程因为要素很多,同时建设期很长,最后收益期,最后直到投资人收回他的投资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涉及到大量的预测,这些要素的联系,他们之间信用风险关系这样一种建立,所以最后采取了系统动力学的方法,建立要素之间的关系,把他们最后通过逻辑的这样一个数学的统计学的各种方法得到这样一个评级结论。
这个评级结论像关总说,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会跑上千种、上万种结果,我们会优选出最好的结果,其实这个结果在基础设施建设之初也是对投资方,也是对建设方其实是一个建议,就是你如果能够达到这样的要求,会有一个什么样的评级结果?你的级别会高,如果你达不到这个要求,那么你的级别可能会是什么样的,你的级别就会低。
同时我们在这个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会实时他的情况来判断我们当时对未来发展的预测是否恰当,是否正确,来更新我们的评级模型,更新里边的参数,来不断地评估他面临的风险可能的变化,同时比较及时预警市场,通过这样一个方法,我们希望能够在基础设施领域,开辟一个更新的融资渠道,就是债券市场的融资。就像关建中先生说的,基础设施债券,也许就是我们会引领出一个新的市场,来为基础设施的私人投资的引入开辟更加前景广泛,更有效率的渠道。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