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转型升级显成效 仍是全球“优等生”

“中国经济危机论”可以休矣(热点聚焦)

本报记者  邱海峰
2016年05月03日07:4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近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董事会主席沃伦·巴菲特在2016年股东大会上表示,索罗斯认为“中国债务可能重蹈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的覆辙”是担心过多了。对此,专家指出,无论从现实还是历史经验来看,中国都不符合经济危机的条件,完全有能力应对结构转型中出现的问题。

      

  ①并不符合危机条件

  说中国经济危机的人多是在臆测,因为事实根本不支持他们得出这一结论。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权柄熙指出,经济危机一般应满足4个条件:经济负增长、企业负收支、房地产泡沫造成金融机构连续破产、外汇大量流出造成外汇持有量剧减,中国经济的现状不符合其中任何一项,因此,说中国经济危机其实是一个误会。

  仔细对照这些条件可以发现,中国与经济危机完全不沾边。数据显示,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6.7%,增速位居世界前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421.5亿元,同比增长7.4%;3月份,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为2033413亿元,同比增长16.6%;外汇储备由降转升,达到32125.79亿美元,较上月增加102.58亿美元。

  而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也不具备爆发经济危机的条件。相关人士指出,当前中国外汇储备充足,人民币汇率稳定,不会出现此前亚洲金融风暴的情况;中国也并未出现“日本病”的3个指标特征:房地产价格暴跌、股市崩盘、本币对外暴跌;中国金融衍生品处于初级阶段,不符合2008年金融危机中的金融工具过度创新的条件。

  “通过全球经济的比较分析也可以看出,说中国经济危机是言过其实了。当前,中国经济增速维持在6.5%-7%之间,全球经济增速在3%左右,中国经济的世界贡献率超过25%,在全球属于‘优等生’。如果说中国要发生经济危机,那么在这之前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国家已经出现了危机,事实上我们并没有发现这样的情况。”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②债务问题完全可控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有些人肆意“唱空”中国?专家指出,不少“唱空”中国、说中国经济危机的人是在“鸡蛋里挑骨头”、故意放大一些问题,债务问题就是他们“唱空”的一大“噱头”。

  “不可否认,当前中国的债务的确给经济造成了一定的压力,这里面最主要的还是企业债务的压力较大,但这种压力并没有大到能让中国出现经济危机,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赵锡军说。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表示,中国的债务率并不严重,结构优化后风险不大。从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15年报告中所披露的2013年全球债务情况来看,中国在整体债务率上并不是太高,而是处于中等偏上水平。

  对于当前的债务问题,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穆迪董事阿特西·谢斯认为,中国政府不仅了解情况,而且有工具和意愿来应对“杠杆”问题: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增长前景依然强劲;另一方面,中国的债务大部分是内债,而非向外借贷,具有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目前,我们依然有很大的操作空间去解决债务问题。短期来看,对存量债务可以利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以及并购重组等手段降低债务成本、缓解债务压力;长期来看,改善融资结构是最重要的解决方法,要扩大直接融资,特别是扩大股权融资,这可以将债务的风险及时地通过市场表现出来,进而减少向其他企业及整个市场的传导,实现对风险的隔离。”赵锡军说。

  ③市场看好未来发展

  相比不负责任的“唱空”言论,市场上理性的看法更值得关注。近日,巴菲特表示,他对中国经济的正面预期从未改变,对中国的长远发展依然有信心,相信中国的发展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好。

  “巴菲特的这一说法是十分合理的,他说出了一些人没有说出来的事实。”赵锡军说,这是基于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得出来的结论,在当前全球经济持续低迷的大背景下,中国依然保持了中高速增长,各项经济指标表现良好,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却有部分人出于自身利益的诉求而故意忽略这些,是典型的“罔顾事实”。

  赵锡军进一步指出,应该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并不掌握在别人的手里,外界的“唱空”言论只是在哗众取宠。面对这些,我们更应该做好自己,按照中国既定的节奏去发展经济。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认清自身的优势,同时也不回避发展中的问题,通过有序的宏观政策调控、推动“双创”以及“三去一降一补”等积极措施推动经济的转型升级。

  事实上,随着中国把握经济发展主动权能力的增强,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的“肯定”也越来越多。此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等多家机构已表示看好中国经济;瑞士银行也将2016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6.2%提高到6.6%;亚洲开发银行行长中尾武彦表示,中国经济不会“硬着陆”;因帕拉资产管理公司基金管理人毕晓普认为,今后两年,中国经济状况会比人们认为的要好得多。

(责编:孙博洋、杨迪)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