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学者共同探讨“中国艺术文化领域的商业格局”
5月5日,以“重塑中国艺术文化领域的商业格局”为主题的第三届“北大光华纽约论坛”在纽约公共图书馆举行。来自艺术文化领域的国际学者、行业领袖和商界精英齐聚一堂,就“电影+娱乐”、“艺术+文化”、“体育产业”三大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就中国与世界在相关领域的联接、合作与共赢提出真知灼见。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在论坛上指出,中国文化产业在爆炸式增长,但同时仍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他以文化产业占GDP比例说明问题:美国文化产业占比为30%,而在中国这一数字仅为3%,这一明显的差距意味着中国在全球文化经济中的重大影响仅仅刚刚开始。中国将如何弥合这一差距?蔡洪滨教授列举出几个关键因素:引入新的商业模式,培育充分竞争的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和内容,以及大量的人才储备。他还提出所有这些因素背后的支撑条件,即“中国的整体经济必须保持持续增长”。
以电影市场为例,仅去年中国就有12.6亿人次进入城市院线观影。凭借快速的增长,中国电影产业正迅速赶超美国,而娱乐业也在经历着类似的高速增长。美国词曲作者基金会董事会成员Edward Bennett在论坛上表示,三年前上海的草莓音乐节仅能吸引到百名观众,而2015草莓音乐节已经吸引了超过五万的参与者并拒绝了另外的五万观众。中国电影+娱乐产业的高速发展推动了商业和创意的结合,并由此引发了三个趋势:全球合作,跨境并购与对外直接投资,以及中国对产业创意端的影响。
娱乐产业的并购和对外直接投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美国第二大电影院线AMC娱乐控股公司总裁Adam Aron分享了中国万达集团对AMC和传奇影业的收购历程。“中国的电影不只在国内很重要,中国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在扩大,这在万达集团的行动中是显而易见的。”他评论道。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投资,或者反过来美国公司在中国的投资越来越频繁。这些跨境交易希望通过资本运作来结合中美两大市场的优势。
纽约大学Sheril Antonio教授表示,中国消费者对产业创意端的有力影响是令人震撼的。“如果观众对特定的文化不了解,那么制作出的电影就等同于纪录片的效果了。”随着中国消费者变得日益重要,好莱坞和发行方认可了亚洲演员这个曾被忽视的群体、中国故事和与中国联合制作电影的重要性,这是一个重大的转变。Sheril Antonio进一步表示,中国的国家形象如何嵌入由中国所讲述的故事中,对于整个市场的发展至关重要。
艺术产业是一个巨大的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数百亿美元的价值,“但是,商业和艺术之间仍存在着一种不够融合的关系。” 摩根大通集团高级副总裁Beth Perez女士表示,在艺术与商业紧密结合的同时,随着产业的发展,平衡创意和商业变得越发重要。她指出:中国艺术产业快速增长,其中70%来自拍卖交易,在增长过程中,要考虑处理好商业与艺术领域之间的关系。她提出需要重视的五个核心问题:1.卖方与买方之间的信任;2.为金融交易建立透明准则;3.艺术品鉴定与估值的标准化;4.建立提供专业知识与专业咨询的通道;5.应对阻碍跨境交易的进口税和相关政策限制。
在讨论环节,嘉宾们也探讨了中国艺术产业的几个关键趋势及其如何在国际上占据主要地位。其中一个趋势是中国大陆收藏者的崛起,近些年在美国和欧洲很多中国艺术品被中国收藏者买回中国。
在体育产业圆桌对话环节,NBA全球战略副总裁Michael Ma将NBA的成功归功于三点:先发者优势、建立品牌忠诚度,以及发挥姚明和林书豪等品牌推广大使的积极作用,他表示,后进的体育巨头也仍然有机会。
面对当前的时代,如何在体育产业中获得成功?对话嘉宾一致认为建立对品牌的忠诚度是关键。圆桌对话的主持人Tom Richardson教授进一步指出,高科技、社交媒体和数据分析是产业增长的关键推动因素,而大家一致同意对这三个因素进行资本化运作的能力,对于中国市场至关重要。这意味着要锐意创新。虚拟现实、实时数据和电子体育等概念将吸引新一代的体育迷,为市场贡献更多新生力量。
与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的文化经济正蓬勃发展,但它仍处于幼儿期。中国文化娱乐消费的崛起,以及这种力量对中外文化产业的深层影响,故事才刚刚开始,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正在推动艺术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潮流。
据了解,北大光华纽约论坛始创于2014年,是由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倾力打造的国际高端对话平台,是具有前瞻性的年度思想盛会。该论坛致力于构建中美商业对话、产业交流的平台。(燕子)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