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系列评论之一

人民财评:妥善处理人员分流 坚决推进去产能

张晓赫
2016年05月27日10:59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处置“僵尸企业”、化解过剩产能,职工的饭碗怎么办?对此,权威人士明确的去产能工作原则是“保人不保企”。这一阐述,既是给各级部门下发的“责任状”,也是给相关人员送去的“定心丸”。

“去产能”位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之首,也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经济工作必须要完成的任务清单。在这一过程的操作中,可预见的是,对“僵尸企业”的处置、对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人员安置压力的显性化。

以中央决定的先行去产能的突破口煤炭、钢铁为例,要完成化解过剩任务,仅这两个领域,未来5年就要分流职工约180万人,其中煤炭系统约130万人,钢铁系统约50万人。

180万是个不小的数字,又关乎百姓的切身利益甚至生存大计。而随着全面化解过剩产能大幕的开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包括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严重产能过剩和高能耗、高污染行业,都可能面临同样的任务。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定和扩大就业更是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从这一角度,“保人”可以说是去产能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能否把握住结构调整与就业稳定的平衡,关乎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大局。

但要明确的是,“保人”不是在拖延和保守中保全,不能把人员安置当作负担,将“保人”与“保企”进行捆绑,不愿或不敢清理“僵尸企业”。

清理“僵尸企业”已是必然之举,且本轮改革的目的不仅限于帮助过剩产业、企业瘦身脱困,更在于使中国经济实现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近日,国务院有关部门已经与各地签订了新一轮化解过剩钢铁、煤炭产能的责任书,“不保企”的思路正切实落地。对于地方或企业来说,调整迟早要进行,靠拖或许会躲掉一时的切割,但等不来企业的新生,只能消耗更多的社会资源,带着更重的人员债务负担,错失转型升级时机。

同时也要看到,在当前条件下,“保人不保企”并非不可达成。我国历史上有过多次产业结构调整,与之前相比,当前中国有更为完备、强大的托底机制和能力,以及更充分的腾挪的空间。目前市场就业的吸纳能力依然不错,一方面老龄化使劳动力总量逐年减少,产业结构在优化调整,社会整体就业依然能保持总体稳定。另一方面,服务业的比重已经超过50%,所提供的就业渠道更多。此外,中国经济动力转换期,各种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竞相发展,2015年国家每天新登记企业1.2万户,在提供新岗位的同时,也有利于增厚分流安置人员的创业氛围,进一步带动就业。

在经济发展周期中,有些产业冉冉升起需大量人力,有些过剩产业则劳动力冗余,这种产业结构变迁,会导致劳动力结构局部上的“富余与空位”,产生再配置、再就业的调整需求,这是每个经济体转型时都难免遇到的问题。

这些结构性的问题并不难解,关键是如何引导富余人员顺利过渡到这些“空位”上,实现再就业。

在这当中,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也是吸纳就业的主体。要鼓励企业主动出击,敢试敢闯,以兼并重组、转型转产、搬迁改造、国际产能合作等方式,在发展多元产业、做好转型升级的同时,也为人员安置提供更多的内部分流渠道。

拥有6年过渡期、帮交“五险一金”、创业失败后还可以回来参加再培训,这是杭州钢铁集团在关停生产基地时为自主创业员工提供的帮助清单。去年年底,随着杭州半山的钢铁基地全线关停,杭钢有1.2万人面临分流安置。除了一部分并到宁波钢铁集团做特种钢,一部分在原基地内转做文创、环保产业,杭钢集团还为职工建立了自主创业、服务输出、内退等12种分流渠道,尽可能地实现了市场化“走人”、人人有岗位。不到3个月时间,就全部平稳分流安置,其中112名职工选择自主创业。

对于政府而言,“保人不保企”已成为一个毋庸置疑的政策底线,对确实不能转岗的困难人员要做实做细托底工作。要严格用好专项财政资金和相关基金,做到专款专用,确保失业转岗职工从中得到实惠;同时整体的社保机制和失业救济制度也要及时跟上。

另一方面,政府也要提高自身就业服务能力,帮助待安置人员提高再就业能力。转岗职工在寻找“空位”的过程中,需要政府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个性化服务,但国内“一对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仍然比较欠缺。未来政府也要在技能培训与再就业方面加大财政支出,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为下岗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也要引导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人员分流安置工作,建立流畅的劳动力要素流动市场,充分发挥服务业、新兴产业等吸纳就业、催生创业的作用,提升市场对劳动人口的消化能力。

当然,在去产能措施的推进过程中,也会面临理想状态推进中的不确定性,一些硬骨头势必难啃,尤其是一些过剩产能比较集中比较严重的地区,更要提前做好针对性政策与解决方案。去产能中的人员安置任务艰巨,牵一发动全身,能否稳妥有效推进,离不开一揽子市场化改革措施的配合。多项措施协调推进,才能达到“保人不保企”的最优效果,化解产能过剩的痼疾。 

(责编:杨迪、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