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产业促进政策陆续落地 下半年产业升级步伐将提速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大力推进结构性改革,着力培育新动能,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大国家战略的出台,为经济新动能的成型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今年以来,多项产业促进政策陆续落地,使得一大批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得到快速发展,并有望逐渐成长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顶梁柱。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发改委、工信部等部门了解到,下半年,产业升级步伐还将提速,“着力打造经济新动能”将成为一系列产业促进政策的关键词,包括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在内的多个产业促进政策,有望于下半年陆续出台。
战略 制造强国政策体系成型
今年以来,国务院和多个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政策文件。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与去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构成了制造强国战略政策体系,从战略高度为我国培育新动能奠定了政策基础。
同时,《关于实施制造业升级改造重大工程包的通知》《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多个重要政策文件于今年上半年陆续出台,从具体的产业入手,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指引。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提质增效的现实选择。制造强国政策体系的出台和完善,顺应了这一趋势,将极大地促进新产业发展,促成经济新动能成型。
针对制造业和互联网进一步融合,促进形成经济新动能,不少专家和业内人士表示,我国互联网对消费领域的促进尤其是电子商务等方面,走在世界前列,但在实现价值创造的制造环节等方面,互联网的应用步伐亟待加快,迫切需要发挥互联网集聚优化各类生产要素资源的优势,构建新的生产组织体系和发展模式。
业内普遍认为,结合我国现有的制造业优势,以智能制造为标志的全新生产方式,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一方面智能制造涉及集成电路、自动控制、新一代通信技术等诸多领域,其发展势必促进这些信息技术子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智能制造将最终应用于制造业,因此会对工业互联网、高端装备制造、个性化制造、自动化等制造业领域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些领域正是我国经济新动能快速成型的重要领域。
态势 经济新动能快速增长
随着多项政策陆续落地,效果也逐渐显现。工信部、统计局等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5月,我国制造业在保持较为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医药、航空、信息技术等一大批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统计局数据显示,1至5月,高技术制造业增长加快,医药、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等行业的增速均高于工业平均增速;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等高端细分行业仍然保持较快增长,包括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在内的部分符合消费升级方向的新兴产业,也保持着高速发展的势头,其增速均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
除较高增速外,上述产业由于具有完整的产业链,对上下游产业拉动作用明显,对经济的整体推动作用也在逐步显现。以航空产业为例,招商证券等多家券商研报指出,航空产业的发展,将带动金属材料、冶金加工、数控机床、动力控制等制造业核心部门的发展,这些领域不但潜在的产业价值巨大,而且和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目标息息相关,这正是上半年《民航发展“十三五”规划》和《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等产业促进政策接连出台的初衷所在。
高技术产业的蓬勃发展,使得一大批先进技术陆续普及,其影响正在扩散至传统产业的方方面面,并越来越多地将传统产业改造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工信部调研显示,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长三角、珠三角等我国传统的制造业核心区域,开始逐渐加快对工业机器人、3D打印等新装备和技术的应用。目前,部分采用新技术装备的企业,已经迅速完成转型升级,并已具备了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实力。
此外,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的配套技术和生产方式也开始得到大规模应用。这些领域还成为创投热点,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据普华永道、投中集团等机构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我国高技术领域的创投保持快速增长,各类风险投资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累计投资额超过150亿美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超过20%。
中国工程院院士卢秉恒认为,上述领域的快速发展具有双重意义。一方面,他们将成长为千亿甚至万亿级别的新产业,为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推动力。另一方面,还会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众多领域,对实现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大有裨益。
部署 多项产业政策下半年将出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发改委、工信部、中国工程院等部门了解到,为了进一步巩固新动能成型,促进多个重要产业健康发展,一系列重大政策和针对性的产业发展规划,将会在下半年陆续出台。其中包括已基本成型的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以及《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三五”规划》《工业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大数据产业“十三五”规划》《新材料产业“十三五”规划》等多个产业规划。此外,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领域的重大工程专项也将在年内推出。
值得注意的是,《战略新兴产业“十三五”规划》也将在下半年出台,其将勾画出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据悉,这一规划将在“十二五”期间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的五年发展目标,并会根据产业发展趋势,以及国际市场走向,对七大领域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展部署。
下半年,中国制造2025重大项目库项目征集,以及航空、船舶、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的重大工程专项项目遴选工作也将陆续展开。根据工信部部署,中国制造2025试点城市工作也将在下半年择机开展。据悉,入围的试点城市除了能够在现有城市或城市群的优势产业基础上,根据相关产业促进政策,进一步扩大产业,特别是高技术产业发展范围,还能在一定的自主范围内,为产业发展提供更为宽松的环境和优厚的政策支持。
此外,发改委还将在前期试点基础上,将长三角成熟城市群的经验向全国推广,并有望在下半年完成北部湾、中原城市群的规划。据介绍,发改委此举一大目的就是通过建立城市群的方式,促进产业带的快速形成,进一步发挥上述地区原有的产业优势,为形成新产业、新动能奠定基础。
工信部总工程师王黎明表示,一系列产业政策的出台将有利于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有利于激发“双创”活力,培育新模式新业态,有利于加快新旧生产体系的转换,同时还将使新产业、新动能对经济发展起到更为显著的推动作用。(记者 侯云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