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市场持续走高 旅游央企步入格局调整期

随着国内旅游产业日益发展,各色旅游项目日趋完善,旅游市场呈现出持续走高的态势,旅游行业巨头也纷纷发力旅游市场。
近期,旅游央企华侨城进入战略升级阶段,涉及四川、云南、深圳等地的旅游资源,密集签约投资大型文化旅游项目的同时,与云南三大国企世博旅游、云南文投、云南城投也展开资本合作,上半年签约投资总额近4000亿元人民币,与海南的旅游开发合作也在积极推进中。
与此同时,国内旅游央企格局也正在发生巨变,传闻半年多的港中旅、国旅集团合并重组终于落定,国内旅游央企的竞争也逐步进入格局调整期。
央企整合的背后
港中旅财报显示,截止到2015年底,集团资产总额超过1000亿元,营业收入335亿元,利润总额23.7亿元;国旅2015年业绩快报显示,公司总资产160亿元,营业总收入212亿元,净利润16.08亿元。战略重组后,港中旅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旅游集团,此举也是近年来国内旅游业的最大并购。
业界分析认为,港中旅这次并购,是国资委进行结构调整,合并央企同类项,从而实现强强联合的结果。根据《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
部分专家预测认为,这样的重组有利于让中国旅游企业向规模化方向发展,并将美国运通公司作为其未来发展的比照对象,2015年美国运通公司的营业收入和利润分别为359.99亿美元和58.85亿美元,在今天中国民营旅游企业快速扩展的局面下,短期内并不现实。
在已非常市场化的旅游市场,除了大型央企国企旅游企业,不容忽视的是以携程、途牛、同程旅游、众信等为代表的在线旅游平台的迅速崛起。这些平台利用其互联网平台入口流量的优势,引导着消费者更大进入自由行的旅游时代,传统旅游业在自由行方面竞争力存在不足,大众旅游消费市场竞争激烈。
错位竞争正当时
针对当前旅游行业的竞争格局,华侨城相关负责人表示,只有整合自身资源,提升服务能力,扩展业务范围,方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据介绍,华侨城目前在全国拥有17个大型文化旅游综合项目,旗下有锦绣中华、世界之窗、欢乐谷连锁主题公园等旅游景区品牌,年接待游客量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
与此同时,华侨城积极开展轻资产输出,通过华侨城旅游景区管理有限公司、华侨城文化旅游科技公司、华侨城哈克文化有限公司、华侨城国际传媒演艺有限公司四大智慧平台,向行业输出其管理经验及创新智慧。
专家认为,在中国消费市场转型升级的过程中,旅游市场主体经过厮杀,正在不断洗牌,不管是重组还是独自发展、线上还是线下战略,只有依靠品质和服务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