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长沙GDP10年增长460% 增速领跑全国

张怀中
2016年08月22日17:41 | 来源:长沙晚报
小字号
原标题:长沙GDP10年增长460% 增速领跑全国

  在全国重点城市中 长沙为何脱颖而出

  编者按

  2005至2015年,十年间长沙GDP增长了460%,从第24位提升至第14位,增速领跑全国!今年8月18日,国内权威财经媒体——《第一财经日报》推出的《近十年城市经济竞逐:长沙重庆领跑 东莞温州大减速》的深度分析报道,引起了全国的普遍关注。

  2005年,我国GDP达到18.2万亿元,2015年这一数据是67.67万亿元,十年间增长了271%。在33个重点城市中,长沙以460%的增幅位居榜首。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通过对过去十年33个主要城市经济总量增长变化的比较,为读者揭示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面貌及其背后的结构变化。数据显示,过去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城市主要集中在中西部,重庆、长沙、合肥和武汉成为星光闪闪的“四小虎”。

  在宏观经济下行和传统产能过剩“双重压力”下,一个中部省会城市,为何在全国城市中脱颖而出?长沙晚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长沙晚报记者 张怀中

  中国经济奇迹的奥秘在于地区间的经济竞争,正是这样的激烈竞争造就了中国经济的奇迹。从2005年的1520亿元,到2015年的8510.13亿元,十年间长沙GDP增长了460%,增速领跑全国!

  改革推动:措施实,步子大,行动快

  作为内陆城市,长沙既不沿边,又不沿海,也不具备资源禀赋,是什么造就了全新的长沙发展速度?

  工业兴则长沙兴,工业强则长沙强!长沙的经验是,近年来全力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用自主创新驱动传统产业大步转型。

  长沙曾经是工业基础相对薄弱的城市,一路走来,一路拼搏,一路发展!长沙工业化进程持续加速。2005年,长沙全部工业总产值为1300.62亿元,到2015年,长沙工业产值已达到万亿规模,拥有材料、食品、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等四大千亿产业集群。

  从1300亿,到突破10000亿,从千亿产业零的突破,到拥有四大千亿产业集群,长沙制造业的快速发展,首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一系列政策、一系列举措的全力推动。

  在宏观经济下行和传统产能过剩“双重压力”下,要做大做强制造业,必然会经历一场艰苦复杂的攻坚战!只有对政府权力“松绑”,才能释放市场主体活力。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

  近两年来,长沙“自我加压”,将行政项目审批数量精简58%,让简政放权改革“走得早、走得快、走得好”。

  2014年,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园区经济,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园区发展的意见》,进一步为园区发展简政放权,对国家级、省级工业园区赋予市级、区县(市)级经济管理权限,涉及工业园区项目建设的市级及以下审批事项,原则上在各区县(市)或工业园区的政务中心一站式办结,以加快全市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发展。

  与此同时,长沙还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为园区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设立工业园区发展专项资金,以政府引导,撬动社会资本,用于引导工业园区错位发展、编制工业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培育核心竞争力和专项奖励……

  发展产业,园区是聚集地,园区是主阵地。简政放权,全方位支持,为长沙的五区九园——14个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它们以不到全市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2/3以上的工业产值,吸纳了全市2/3的工业到位外资。

  创新驱动:形成长沙发展新动力

  长期以来,工程机械一直是长沙产业的顶梁柱。尽管受宏观形势影响,近年来全球工程机械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长沙这一龙头产业主动适应变化,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重铸辉煌。可喜的是,面对这一变化,长沙新的动力纷纷涌现出来补位。

  2015年,新材料的产值达到2621亿元,取代工程机械成为长沙第一大产业。为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长沙以精准的政策引导产业重点向互联网、3D打印、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三新”方向发展,构建了新材料、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等多点支撑,填补了旧有产业的缺口。

  “十二五”期间,长沙GDP年均增速比“十一五”时期回落3.4个百分点,但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3.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了16.8个百分点。

  长沙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二个关键因素是:靠自主创新驱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为科教大市,长沙坐拥129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57所高校,两院院士58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四位;每年高校毕业生达25万人;新材料、工程机械、生物科技等产业在全国领先……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打造全国创新创意创业之都,一直是全市的梦想和追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转型的第一抓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果。

  2015年6月,长沙在全国30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获批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获得三年共9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这一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长沙之所以入围,源于自身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成果。2015年,全市新增小微企业达2.89万户,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2万人,小微企业拥有专利授权数新增5298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21.7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数1208项,成交额8.5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61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2%。据不完全统计,“双创示范”政策惠及小微企业达3万余家。

  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是当前的热点,以移动互联网、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检测检验为代表的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面对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迈进所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处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节点的长沙倍感振奋,市委、市政府迅速采取行动。

  2014年9月,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针对机器人市场推广与招商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2014年10月,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成立;2014年11月,长沙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2014年12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2014-2016年行动计划》。

  2015年8月21日,“中国制造2025长沙在行动”启动,长沙率全国之先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提出到2018年底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频率降低30%。

  当天,新材料、创客空间、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等系列政策全新发布实施。这一系列为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和省委、省政府“制造强省”战略部署的顶层设计政策,目的是充分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以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和推进长沙制造业优化升级,形成长沙发展新动力,打造长沙新的增长极。

  宜居宜业:走出生活成本高企怪圈

  今年6月16日,在北京召开的2016年中国“互联网+”峰会上,长沙与北京、上海、深圳等城市一起获评中国“互联网+”建设十大标杆城市。

  上海创蓝公司的创始人唐小波是湖南人,他看到长沙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已初具规模,产业环境能满足公司的发展,今年初将创蓝公司总部搬到了长沙。

  中国领先的数字音乐交互服务提供商广州酷狗,在今年3月31日举行的2016移动互联网岳麓峰会现场签约,将在长沙设立区域总部。“猪八戒网”是中国领先的服务众包平台,5月30日,该网与湖南湘江新区签订合作协议,八戒合创正式入驻长沙,这也是猪八戒网在华中区域总部园区签约的首个项目。

  长沙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人才的快速集聚,第三个关键因素是: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战略的推动。

  站在“互联网+”的风口上,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移动互联网产业,出政策、引投资、拼服务,始终以“中国移动生活之都”建设为抓手,在创建全国移动互联网创业“第五城”的征程上扬帆远航。

  长沙目前已建成芯城科技园、中电软件园、麓谷信息港等承接移动互联网企业的专业园区,场地面积突破100万平方米。截至今年上半年,长沙已有移动互联网企业近3000家,从业人员5万余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产城融合,进一步完善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实现就业生活一体化,像建设城市新区一样确保精致精美,抓好园区的两型化提标提档,打造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现代城市工业经济综合体。

  2014年11月,市委、市政府发布《工业园区转型提质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鼓励园区和企业抢占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先机,追求高端化、配套化、集聚化发展,将长沙园区打造成为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现代城市经济综合体。

  城市化与工业化是一对孪生兄弟,工业化发展推动城市化。与此同时,城市化发展又进一步推动工业化进程。这一点在长沙得到很好的印证。

  值得注意的是,在实体制造业高速发展的同时,长沙的楼市保持较为平稳的态势。根据中国房价行情平台的数据,今年7月,长沙均价每平方米6676元,在主要城市中比较靠后,且十分平稳。可见,经济增速快,并不一定会带来房价高涨。相反,合理平稳的房价对实体经济的发展十分重要。

  产城融合、宜业宜居发展战略的推进,房价的平稳,使长沙经济走出了生产成本很低,生活成本很高的怪圈,让企业和老百姓享受到了实惠。

  项目支撑:长沙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今年以来,长沙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初显,工业发展稳中有进,经济效益整体逐步恢复向好。今年1月至6月,长沙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791.68亿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1月至5月回升0.5个百分点。

  在宏观经济下行和传统产能过剩“双重压力”下,长沙工业保持稳定增长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是:大项目的带动。

  中国通号、网讯通、欧智通、华强集团、中建科技、康师傅、宜家、华谊兄弟、新华联等一批国内外行业巨头纷纷落子长沙,这个中部城市再次引来外界关注的目光。

  大项目纷至沓来,产业集聚效应凸显,项目建设的强大引擎正驱动发展快车驶出加速度,增添新动力。

  赢在占先、成在务实、胜在解难。近年来,长沙将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全市上下一门心思上项目、一鼓作气建项目、一以贯之抓项目,推动重大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历史跨越。

  失去一个项目,意味着错过一个机遇;错过一个机遇,意味着耽误一个时期。市委、市政府的决策者们意识到,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没有项目,发展更是无源之水。

  “将项目建设作为转型创新发展的突破口!”市委、市政府在不同场合发出项目建设的最强音,掀起了星城的项目建设热潮。近年来,长沙始终将项目建设视为牛鼻子、生命线、主抓手的理念一以贯之,以项目建设论英雄、排座次、定奖惩的导向坚定不移。

  比学赶超,全市上下掀起了狠抓项目建设的热潮。每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年内至少实施1个投资5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其他园区至少实施1个投资1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

  2013年,全市引进50亿元以上的产业项目7个,2014年为9个,2015年达14个,今年1月至7月,为7个。大项目支撑大发展,成就大产业,实现大跨越!

  在这个如花似画,即将收获的时节,星城正在静候一场重要活动的来临:8月27日,2016中国500强企业高峰论坛将在长沙举行。今年高峰论坛的主题是“创新与转型:‘十三五’的大企业发展”。届时,2016年中国企业500强、中国制造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三大榜单将全新发布。

  这一盛会移师长沙绝非偶然。长沙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将向全国顶尖企业展示自己的开放与活力。展望“十三五”,长沙将在全新的征程中顽强拼搏,抢占先机、赢得未来。

(责编:易潇、杨虞波罗)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