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大师段华竹的“蝶变”之路:小心思换来大感动
寒露正过,边城瑞丽依然阳光灿烂,暖和如初。“这里太适合我们做雕刻的,简直是我们的世外桃源。”在瑞丽生活了十多年的玉雕大师段华竹已经不打算回河南了。
在北方,对于雕刻行业的人来说,每年都有三四个月不适合做东西。“冬天太冷,石头在手里就是一块冰,夏天太热,根本没法儿出门。”段华竹笑着说。
翻过重重大山,本来只是来瑞丽看看毛料的段华竹,才呆了几天,就被瑞丽丰富的翡翠毛料、温和的气候、独特的民族文化和善良的瑞丽人吸引了,“这里迷漫的生活,让心一下子就静下来了,这对我们设计师来说太难得了。”
段华竹的父辈在书画雕刻艺术方面均有所长,受家庭环境影响,段华竹从小就对玉石情有独钟。从业26年,段华竹与玉石为伴,自得其乐。
玉雕大师段华竹和她的创意玉雕饰品(人民网记者孙博洋摄)
“我不太会和人交流,也不太会主动交朋友,我这一生好像就跟石头有缘分。”2003年受邀来到瑞丽,段华竹凭借自己的技艺很快声名鹊起。2007年,段华竹被瑞丽市人民政府评为瑞丽唯一一位女性“优秀玉雕师”,2009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十佳“优秀玉雕师”。
段华竹的工艺属于河南工这一流派,比较注重巧色雕刻,身为女性的她又更加注重细节,风格细腻圆润、灵动机敏。段华竹也并没有拘泥于流派之说,“雕刻方式方法都大同小异,只是玉料不同,我们的设计不一样,雕刻方法也各异,要因材施教。”
从2008年开始,瑞丽翡翠市场十分火热,升值非常快,做其他行业的人都跟风进入瑞丽玉石市场。“炒原料,一天一个价,这股热潮一直持续到2011年底。”也就在这段时间,段华竹发现自己到了创作的瓶颈期,内心拒绝雕刻,拒绝设计。
“觉得我自己没有东西可做了。”于是,在翡翠市场最红火的时候,她选择了脱产进修,2010年,她放下手头那些动辄就可以卖到成百上千万的未完作品,自费去广州美术学院进修。
“最主要是让自己的思想有个转变,还有就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 段华竹说,经过那段时间的反复思考和回味,回到瑞丽后的她有了很多改变,觉得很多东西要重新来。
经历学习后的思想大“解放”,段华竹的作品同早期作品有了从“茧”到“蝶”的转化。
回到瑞丽后,玉石市场行情下滑。姐告玉石市场是瑞丽最热闹的交易场所,和往年相比,这里的交易规模缩减三分之一,很多摊位几天没开张。
段华竹认为市场行情走到这一步是必然的。“除去大形势,消费者更加理性外,有很多设计师都忙着做生意,设计投入少了。”
云南作为旅游大省,80%的玉石雕件通过旅游卖场和旅游商铺走向全国,剩下的20%就成为玉雕师们做的收藏品。“我们的作品都很昂贵,但反过来说,80%的市场是没有被多少设计师关注的。” 段华竹说。
“比如手镯,大家都忙着收藏原材料,很多手镯上的工艺都已经失传了。”段华竹介绍,她做一些首饰,有些料子虽然很差劲,但是雕刻设计的工艺,正好把玉料的美感都透露出来了,自己经常换着戴,被朋友看见了,大家觉得很美,就全部被买走了。
“玉雕师要让玉石回归到生活。”她决定走一条私人定制、与众不同的玉雕新路。于是,段华竹开始尝试做了一个四季花的设计,做得很唯美,做成佩饰,还没有在店里销售就被朋友拿光了。
“这件事让我很感激,我想对我们的设计师,对我们的市场,对我们的产业说这样一句话,其实稍微用我们一点的心思做一点设计,做一些思考,做一个小动作,大众会特别感动,不是他们不愿意买,而是你都没有花心思。”段华竹感慨。
段华竹身上折射的是瑞丽手工艺人追求工艺升级的历程。现在段华竹已经做了四个设计,其中一个花系列的私人定制首饰还获了奖,这些都让段华竹更加坚定自己的设计理念,这对当前低迷的玉石市场也是一个刺激,让更多的人从对原材料崇拜回归到对设计、工艺的追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