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品牌让山西经济站立起来

2016年11月21日18:28 |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小字号

11月21日,“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在杭州收官。之所以选择杭州这个城市,活动主办方的意图很明显,就是要借力杭州这块电商高地,以“实体与电商并重、线上与线下并行”将山西品牌行活动进行到底,助力山西经济转型升级。

文化让山西的产品更具特色

11月18日,山西品牌中华行(杭州站)活动启动仪式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举行,此次活动与第十三届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同期举行,山西53个中华老字号企业,1000多个著名商标,440件名牌产品,悉数亮相博览会。

山西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脉络绵延千年而不断,晋北的佛教文化,晋中的晋商文化,晋南的根祖文化均是可圈可点的文明精粹。在这片土地上,好东西,好故事俯拾皆是。 “老字号是什么,老字号就是几千年的中国文化,就是几千年的传统技艺,就是几千年的民族情结,她有历史、有文化、有灵魂。像我们山西面食目前就有420多种做法,211种制作工艺,880多种品类,其中尤以刀削面著称,另外还有6种面属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山西省商务厅负责人表示。

如今,中国进入品质消费时代,这意味着产品不只是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它的符号价值也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而山西自身所具备的深厚底蕴使得其产品的符号价值更具挖掘潜力。

品牌让山西的经济站立起来

“我们的山西醋80万吨,卖不过恒顺27万吨,27万吨恒顺醋卖全世界,山西87万吨卖不到全中国,我们的山西面名声不及沙县小吃,更不及兰州拉面,但我们山西是中国的面食之乡。”山西省商务厅负责人提出的困惑以小见大,点出了山西品牌建设的重要性,也点透了山西品牌中华行活动的目的——打造助力山西品牌腾飞的“航空母舰”。4年品牌中华行活动所取得的成就,渗透在山西经济转型发展的方方面面。

拉动消费增长。2016年,山西品牌中华行覆盖全国31个省会城市,杭州站是今年的收官之战,推动100个左右品牌企业进入国内中心城市大型零售企业采供系统。活动4年累计行程10.4万公里,共组织1280家(次)企业,在全国31个省会城市和港澳地区举办了38站活动,前37站(不含杭州站)现场销售4011.65万元,签订销售合同33.39亿元,现场对接161次,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果。

倒逼企业转型。在四年“品牌行”活动中,各参展企业通过市场信息的反向传导机制,积极捕捉消费市场新变化,对准市场需求实行全方位转型,在产品质量、品牌培育、售后服务上狠下功夫,进一步扩大了山西品牌在全国大市场中的占有率。其中,吕梁野山坡沙荆汁销售额从600万元扩大到1.4亿元,去年在上海股权交易市场挂牌;平遥牛肉生产企业由68家企业整合成15家龙头企业,年销售额由1亿元到现在突破7亿元;太谷饼由12家企业整合为7家,年销售额由不到5000万元增长到4.5亿元;双合成销售额从1亿元扩大到3亿元。

提高开放水平。“品牌行”活动掀起“走出去”了解市场、拓展渠道的热潮,企业的外向型意识大大增强。其中,山西水塔老陈醋成功打入匈牙利市场,平遥牛肉、太谷健龙食品进入俄罗斯市场。山西环界石油钻具在俄罗斯建立合资公司,总投资达3000万元;山西远航电动车以技术作为投资股权在吉尔吉斯合资建设生产厂,总投资1200万元;山西金降食品以技术及设备投入作为股权在吉尔吉斯建设牛肉深加工厂,总投资额3000万元;山西亨力晨与俄罗斯客商合作在独联体18个国家建立国际营销网络,总投资额1000万元。

促进居民增收。“品牌行”活动在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城乡居民增收。平遥牛肉集团参加“品牌行”活动后,生产规模扩大了1.5倍,与2012年相比带动就业实现翻番,达到1200余人。吴阁老、晋味美等一批网商销售业绩均有大幅提高,为带动当地农副产品销售,帮助贫困地区解决销售难问题,加快脱贫致富步伐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塑造山西新形象。通过政府搭建平台,实现商旅文会联动,使山西文化和品牌新形象得到进一步彰显。青砖灰瓦、大红灯笼成为“山西品牌中华行”的符号,再加之现场的面艺表演、鼓乐演奏、非遗展示,使参观者感受到浓郁的山西特色和淳朴的风土人情,让中外客商赞不绝口。而参展企业背后的故事,更衬托出晋商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

针对大家就杭州站作为品牌中华行的收官之战,是否意味着中华行就此画上句号的疑问,山西省商务厅负责人指出:“杭州收官之战并非是品牌行的结束,而是品牌行的一个新起点,新的起点就要有新的高度,新的格局,4年的品牌行培育了一批新品牌,巩固了一批传统品牌,我们要做的就是形成山西品牌线下的‘航空母舰’。”(寇冠世 王宏远)

(责编:孙阳、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