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跨境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拓展

上海科创企业可开立自由贸易账户

四类人员可以在银行开立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

2016年11月24日07:40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本报上海11月23日电 (记者谢卫群)经人民银行总行批准,上海总部23日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拓展自贸区跨境金融服务功能支持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通知》,将自由贸易账户(即FT账户)开立的主体资格拓展到全市科创企业,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服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中国制造2025”,精准服务实体经济的跨境活动需求。新一轮金融改革开放在上海自贸区启动。

  为支持上海科创中心建设,新一轮改革支持金融机构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向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提供收益与经常转移、投资理财、股权激励等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全面支持科技创新中的人才引进。

  新政将开立自由贸易账户的主体资格从自贸区拓展到全市科创企业。上海市科创企业名单上的企业,不论注册地是否在自贸区内,都可以开立自由贸易账户,办理相关业务。与此同时,政策明确支持境外参与境内科技创新的各类种子基金、天使基金、风投基金、创投基金以及产业基金等开立自由贸易账户办理与科技创新投资相关的各项业务。

  以自由贸易账户灵活便捷的跨境金融服务对接科技创新各个不同阶段需求的相关资本跨境流动与汇兑,可以满足科技创新全过程全方位的需求,避免同质化服务,推进金融服务差异化、客户化创新,为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打造良好的金融环境,同时通过国际市场分散科技创新的投资风险。

  此外,新政还启动了自由贸易账户的个人服务功能。具体来说,以下四类人员可以在银行开立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即FTF账户):符合相关标准的外籍人才,在“上海科技创新执业清单”内机构就业的持有境外永久居留证的中国籍人才,境外个人,在华国际组织工作的国际雇员(包括外籍及中国籍)。

  此前,境外个人自由贸易账户的开户主体只针对区内执业或就业的境外个人。《通知》发布后,将扩大至在全市范围内科技创新企业工作的海外人才,为全上海市科创企业引进的海外高端人才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填补境内金融机构对境外个人跨境金融服务的空白。之前,这类高层次海外人才的金融服务需求通常是通过在境外金融机构开户并由境外金融机构来提供相关服务,境内金融机构只能提供境内部分的服务。本次发布的新政策打开了境内金融机构服务这一群体的空间。

  新政也明确支持银行为区内跨境电商提供基于自由贸易账户的跨境金融服务,支持非银行支付机构为跨境电商开展的货物贸易及部分服务贸易提供自由贸易账户相关服务。

  据悉,《通知》发布当日,建设银行上海分行、浦发银行等多家银行,为个人开立了自由贸易账户。央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张新谈到,下一步将通过大数据加强风险管控,确保流出流入资金平衡。

     

  ■链接

  个人通过自由贸易账户能干啥

  个人通过自由贸易账户,银行可为其提供以下金融服务:一是与其境内就业和生活相关的金融服务;二是与境外医疗保健、子女教育、赡家费用等相关的跨境金融服务;三是参与境内外股权激励计划相关的金融服务;四是开展投资、财富管理等区内及境外资本项下业务的相关金融服务;五是按有关规定进入境内相关市场投资。

  FTF账户的收入为境内外合法收入。银行在开办FTF账户业务时,根据展业三原则对符合条件个人进行实名认证后,就能开展相关的金融服务。


  《 人民日报 》( 2016年11月24日 13 版)
(责编:贾兴鹏、夏晓伦)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