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 中卫人怎让沙漠“逆袭”变绿洲【3】

【查看原图】
杨飞在沙漠里建设的奶牛场。
杨飞在沙漠里建设的奶牛场。
来源:人民网-财经频道  2017年09月11日09:14

宁夏中卫“人进沙退、防沙护沙”的传奇,早已耳闻。但是,当记者来到腾格里沙漠,望见巨网般的麦草方格里布满葱茏的沙生植物,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

谈起治沙,当地人都说,我应该去见一见老唐,这个半生都与荒漠做斗争的人。

初见老唐,便被他身上那股执着的干劲所吸引。51岁的唐希明,是宁夏中卫市治沙林场副场长,他从事沙漠治理工作已长达26个年头。

老唐带记者去看沙漠绿化带,通往沙漠的沿途,都是多年前种下的防沙林,一排排树木仿佛是驻守的哨兵,老唐告诉记者,所行之处多年前都是沙漠,在这里最能体会到“前人植树,后人乘凉”。

每年春夏,他都要领着施工队伍修路、扎草方格、植树种草,如今,项目区不断向大漠深处延伸,原先肆虐的流动沙丘上,早先种下的草木已经繁盛起来。

秋风习习,老唐带着记者行走在金色沙海翻涌起层层绿色波浪间,难以想象这里曾是苍黄连片、寸草不生的大漠。

记者感叹,26年看似很长,虽忙忙碌碌,在岁月的长河中也只是一瞬。51岁,人近老年,若持之以恒,在人生的履历中会颇有建树。

老唐对自己研究的“便捷式沙漠造林器”颇为得意,几根钢管的简单组合竟然提高了一倍以上的效率,选好地点,手一搭,脚一蹬就完成了种植。近年来中卫的气候逐渐变了,雨水也多起来,这些植物沾水就活,绿化与气候之前形成了良好的互动。“你瞧,我们都在谈绿色发展,在绿色发展里面也有辩证法哩!”他说。

老唐是中卫世代治沙人的一个代表,治沙人大多皮肤黝黑,身材略瘦。“他们每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去做饭、吃饭,还要把中午的饭用饭盒带上,忙到中午十二点以后吃饭,在沙漠里面没处遮荫,纬度高都是三四十度,他们就坐在沙漠里吃饭,有时吃饭时刮风沙子被刮到饭盒里,大家不得不把沙子吃到肚子里。”

离退休还有仅有的9年时间,老唐为自己树立了一个小小的目标。他期许让腾格里沙漠变得更美丽,计划在这九年时间,再治沙达到40至50万亩。沙漠固定,再进行造林,造林以后,使中卫更美,天更蓝,环境更好。

51岁的唐希明用26年光阴坚守在腾格里沙漠,只为实现中卫人的治沙梦。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追随着老唐的脚步前行。

中卫人杨飞,40多岁,但大家喜欢叫他“老杨”。八年前,杨飞决定在沙漠里办养牛场时,很多人都不支持。的确,刚种的苗木,大风一起就吹个一干二净。但杨飞坚信,只要找对方法,定能“沙里淘金”。

记者在这个特殊的奶牛场里见到了“老杨”,阳光的面庞洋溢着自信的微笑。

奶牛场,数万头奶牛或站或卧,一派安详。“我们走的是草畜一体化的路子,不同于其他畜牧公司和牛场的是,我们是把养殖场选在了沙漠当中。沙漠独特的环境,造就了产出的奶是高端有机奶。同时再用生物技术,把沙漠变成奶牛的饲草料基地。这种循环畜牧业的发展方式,也是我们公司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杨飞欣喜地表示。

在沙漠中,集新品种引进改良、优质牧草料种植、青贮饲料加工配送、有机奶源生产、粪污无害化处理、林果栽植、防沙治沙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已经拔地而起。

杨飞利用牛粪做有机肥,不仅种植青贮玉米做饲料,还种植了大枣、油葵等多种经济作物,他摸索出的在沙漠上发展养殖、种植一体化循环经济的的经验,引来大批的学习者。

奶牛场只是杨飞“大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蓝图的一部分,还有沙漠大棚种菜、经果林、种酿酒葡萄,建酒庄和观光农业。在杨飞的精心打造下,建成了集生态、治沙、观光旅游、设施农牧业生产一体化的农业产业沙漠园区。

这是记者在采访中遇到的两个“中卫人”,他们用实干描绘明天的传奇治沙故事还在续写。

大漠漫漫,无边无际。在黄沙与绿洲的长期博弈中,生活在临近沙漠边缘上的这些人们凭借执着坚毅的品格终于取得初步胜利,打造了属于自己的生态家园。他们怀着誓把沙魔驯服、把沙山变绿洲的豪情与勇气,他们也情愿因此承受治沙的清贫,这种精神正如记者在宁夏中卫秀美的腾格里湖湿地内所见星罗棋布的一株株沙枣树,它们看上去不繁茂、树干矮、粗皮,却可以抗御着烈风,阻挡沙漠的前移,在缺水、多风沙、盐碱严重、土壤贫瘠的环境里顽强地活下来,撑起沙海里一片绿荫,从不向疯狂的风沙低头。

沙枣树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犹如中卫人的治沙精神,自强不息,奋斗不止。 (记者 邓志慧)

分享到:
(责编:曹昆)

相关图集

查看更多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