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痛点不再痛

2018年06月15日09:03

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日常生活最经不起的就是病魔缠身,最怕的就是囊中羞涩。

大众内心深处的隐忧,也是华润服务变革创新的出发点。跟多数银行的社区银行不同的是,华润社区银行被亲切地称为“店中店”,在其中一些网点,居民不仅可以办理业务,还能在特定活动日测测血压、血糖,和健康管理师拉拉“家常”,遇到复杂的病情还可以通过社区银行挂三甲医院专家号……老百姓对待健康与金钱的态度,仿佛浓缩在了华润这一小小的社区银行之中。

近年来,面向大众的服务资源逐渐向社区倾斜,服务创新不断在社区试点,不断丰富的社区商业、服务设施和品类,让社区居民尤其是老年人更容易就近解决生活中的难题。华润也为此作出许多探索。

早在四年前,北京市德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放了北京首个智能化药房。一间约30平方米的药房,一个6平方米的药柜,两个发药窗口各自有一名药剂师,药品从药柜到患者手中,整个流程用时8-10秒。智能化药房极大地提升了社区服务中心的管理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有效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到2017年,华润医药商业已累计向超过200家医院提供医院物流智能一体化服务,开展区域药品智能化管理项目,还在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启动送药上门试点服务。

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如火如荼,医药、医疗、康养行业,一直以来,处于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纠结复杂的利益格局之中。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的每一环节,都与每个人的健康环环相扣、息息相关。聚焦自我诊疗和中药处方药两大核心业务的华润三九,正紧抓“健康中国”战略开启“创新 质量 效率”的新征程,不断提升公司产品设计与开发、优质产品制造、终端掌控、消费者沟通、学术推广等五大能力,致力成为中国“自我诊疗引领者”与“中药价值创造者”。华润双鹤则制定了“1+1+6”发展战略,搭建慢病、输液两大平台,并不断丰富心脑血管、儿科、肾科等6大专科产品线,继续加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管线规划能力、商业化能力、产品引入和投资并购能力、国际化能力,深化营销模式转型,向着成为“中国领先的制药企业”迈进。华润医药商业将“医药供应链智慧服务商”作为新定位,全国布局,优化业务结构、拓展经营领域,匹配临床趋势调整产品组合,发展医疗器械、进口、零售业务,构建全产品线营销格局。后端的变革终将化作社区前端消费者会心的微笑。在智能化药房领域,华润医药商业还将继续升级HLI/NHLI、电商等服务模式,站在医药全产业链角度,不断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形成供应链整体解决方案,打造专业化、一体化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让患者求医问药烦恼更少。

作为华润开拓康养领域的主力军,华润健康也正在让优质的健康医疗产品和服务离消费者更近,一方面正着手与华润置地协同建设华润健康小镇,推进医院和诊所落户华润置地的社区,另一方面还将国际医疗服务的金标准JCI标准引入华润体系的医院……

华润健康的医养结合,是“医疗服务”和“康养服务”的结合。未来发展中,它将搭建投资运营、健康小镇、健康基金和健康教育四大业务平台。通过投资运营平台加大对传统公立医院、企业医院,康复、养老、专科医院/诊所项目的投资;通过健康小镇平台布局康养产业,提供国际标准的医疗服务、高标准的康复及养老服务;通过健康基金平台,寻找专科治疗新途径、专门技术及新药品;通过健康教育平台培养人才、吸引全球人才,对接国际健康领域智库交流……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之际,助力中国健康、医疗行业水平提升,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走进社区服务的华润银行,和医药、健康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关注老百姓的生活痛点。无论是晚饭后还是周六日,一年除春节五天,早10点到晚9点,华润银行“店中店”都在营业,即使很晚逛完超市,居民仍可以顺便办理开户、签约、理财购买和代扣代缴等业务,还能参与为万家客户度身定制的“一元换购”和折扣购买万家购物卡活动,当然这里提供的手机充电、急救药箱、雨伞、饮水等便民服务,更让居民倍感亲切。 

(注:此文属于人民网登载的商业信息,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