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5G将赋能垂直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访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

李 迪 陈 科
2021年07月19日08:08 | 来源:科技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5G将赋能垂直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

  “5G+工业互联网”全国在建项目超过1500个,成为工业互联网创新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

  5G肩负着使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任,工业被视为最能体现5G高速率、低时延等特性的行业领域,一直是5G建设运营主体的“前沿阵地”。

  在2021年世界5G大会即将召开之际,“智眼看5G”栏目特邀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接受专访,畅谈5G赋能垂直行业的前景与挑战,以及高校在5G创新发展中应扮演多重角色。

  为垂直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赋能

  “目前,我们已经看到5G在工业制造、港口与矿山、交通运输、电力、医疗、社交内容服务等诸多领域,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谈到当前5G的应用场景,曾勇如此评价。

  他举例,如5G的增强移动宽带能力,能提供比4G LTE网络更强大的接入容量与传输能力;从5G最早实现4K/8K高清视频直播,到华为的5G智能矿山,5G能更好地支撑垂直行业对边缘算力与云处理的需求。

  作为驱动未来产业互联网的重要因素之一,接下来5G又该如何“发车”?

  曾勇认为,未来5G在智能网联车、电力能源与安全生产、智能工业物联网等多个方向,将通过和人工智能(AI)、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的深度融合,借助5G高可靠低时延和密集互联能力,为实现垂直行业数字化与智能化升级赋能。

  未来5G发展将面临三大挑战

  然而,5G建设在国内外仍是一块正在勾勒线条的“白板”,在摸索探试的过程中仍会给建设者带来一些挑战。曾勇认为,未来5G发展最大的挑战包含了商业模式、实施部署与技术共三个层面。

  在他看来,如何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继续发挥我国5G技术引领的优势,把真实的市场需求与我国5G网络部署、5G网络频率规划、多类型5G终端研发等需求紧密结合,走出适合我国特有的5G赋能垂直行业的新商业模式,是第一个挑战。

  “5G网络与服务不仅局限于人,其主角是垂直行业各产业链中的无人设施、机器人、远程操控设备等。”曾勇指出,电信运营商如何因地制宜部署5G网络,突破传统管道服务的思路,按需求定制5G专网,即成为第二个挑战。

  他表示,如何依据共建共享原则,避免专网资源碎片化,统筹建设一个地区、一个产业的5G服务与能力需求,需要新的网络运营与部署策略支撑。

  此外,从技术角度看,5G芯片是各类型5G终端的掣肘。曾勇认为,如何解决国内市场对5G芯片需求,是需要从基础数学问题解决、算法设计、集成电路实现等综合多方面能力一同应对的挑战。

  高校在5G创新发展中有重任

  “5G若想取得大发展,需要产学研用等各方的协同合作,包括电子科技大学在内的高校在5G创新发展中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曾勇表示。

  自2013年起,电子科技大学就参与5G技术研发与标准活动,并与业界知名企业共建了世界第一个5G实验外场。在5G技术领域,电子科技大学与国内外设备制造企业,比如华为、中兴等,以5G技术与标准研发为目标,进行了较为成功的科研合作;电子科技大学也与包括中国移动等运营商开展了5G网络技术研发。

  “瞄准‘十四五’规划目标,甚至2035规划目标,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在5G创新发展、6G新技术研发等方向上,要以育人为根本,以创新为目标,继续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与经济主战场,在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的同时,更好地担负起育人、成才、创新的多重角色。”曾勇说。

  在曾勇看来,5G的发展不仅需要向设备制造企业源源不断输送的高水平工程师,更需要具备精英领导力、综合管理能力、创新突破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适应各行各业对5G,及下一代智能—计算—数据—电信技术的更高要求。

  “从未来5G发展需求看,5G与AI、5G与大数据等都需要复合型高端人才。”曾勇强调,特别是5G系统设计等与集成电路技术、新型半导体材料与工艺、新型数值系统等多学科方向的交叉复合型高端人才,更是未来需求的重点。

(责编:赵超、陈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试点场景超132万个:您应该知道的数字人民币最新研发进展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记者杜燕飞)人民银行日前发布的《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数字人民币试点场景已超132万个,覆盖生活缴费、餐饮服务、交通出行、购物消费、政务服务等领域;开立个人钱包2087万余个、对公钱包351万余个,累计交易笔数7075万余笔、金额约345亿元。 2019年末以来,人民银行在深圳、苏州、雄安、成都及2022北京冬奥会场景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测试。…
央行首次发布数字人民币白皮书 专家:试点成果显著 安全普惠是后续重点
  人民网北京7月18日电 (李彤、黄盛)试点场景超132万个、累计交易7000余万笔、与现钞长期共存、没有利息、不预设推出时间表……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发布了《中国数字人民币的研发进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首次面向国内和全球系统披露数字人民币研发情况,表明央行在数字人民币研发上的基本立场,阐释数字人民币体系的研发背景、目标愿景、设计框架及相关政策思考。 多位专家向人民网财经表示,我国的数字人民币在货币特征、运营模式、钱包生态建设、合规责任、技术路线选择、监管体系以及影响等方面形成了初步设计思路,并在各地多场景的应用试点过程中取得了较大成果,有效提升了大众对数字人民币安全性、便捷性的认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