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正式发布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今日下午,由人民网主办、人民网研究院承办的“拓展新移动应用,构建新发展格局”高峰论坛暨2021移动互联网蓝皮书发布会在人民日报社新媒体大厦举行。人民网总编辑罗华发布了《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21)》主要内容。
人民网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编辑、副总裁罗华
以下为发布全文: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健康码、直播带货、在线教育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应用与服务,为我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提供了有力支撑。“新基建”的落地布局推动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实现技术突破与智能升级,移动互联网迎来了全新发展变革。
一、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概况
(一)移动互联网基础设施
1. 5G网络建设快速推进,蜂窝物联网用户数增长迅速。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5G网络,建成5G基站71.8万个,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全国移动通信基站总数达931万个,全年净增90万个。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达11.36亿户,全年净增1.08亿户。
2.IPV6网络改造全面完成,应用迈向新阶段。2020年8月,我国IPv6网络改造全面完成,全国13个骨干网直连点已全部实现IPv6互联互通。截至2020年11月,我国IPv6活跃用户数已达4.35亿,IPv6地址资源位居全球第二。截至2020年12月,我国IPv6地址数量为57634块/32,较2019年底增长13.3%。
(二)移动互联网用户和流量消费
1.移动互联网用户稳步增长。2020年我国4G用户总数达到12.89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数的80.8%。我国5G用户规模快速扩大,5G终端连接数突破2亿户。截至2020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规模已达9.86亿,较2020年3月增长8885万,占整体网民的99.7%。不过,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速继续放缓,2020年月活跃用户数的月均增长率已由2019年的2.3%放缓至1.7%。
2.移动互联网流量消费较快增长。2020年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消费达1656亿GB,比上年增长35.7%。全年移动互联网月户均流量(DOU)达10.35GB/户·月,比上年增长32%。其中,手机上网流量达到1568亿GB,比上年增长29.6%,在总流量中占94.7%。
(三)移动智能终端发展
1.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总体下降。2020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96亿部,同比下降20.4%。智能音箱市场销量3676万台,同比下降8.6%。智能家居设备市场出货量为2亿台,同比下降1.9%。同时,2020年中国可穿戴设备市场出货量近1.1亿台,同比增长7.5%,其中智能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5078万台,同比增长41%;成人智能手表市场出货量1532万台,同比增长48%。
2.5G手机逆势增长迈上新台阶。2020年国内市场5G手机累计出货量1.63亿部,占同期手机出货量的52.9%,比例不断攀升。上市新机型累计218款,占同期手机上市新机型数量的47.2%。
(四)移动应用数量和下载量
国内市场上移动应用数量小幅减少。截至 2020 年 12 月,国内市场上监测到的App数量为345万款,较 2019 年减少22 万款。其中,游戏类、音乐视频类、日常工具类、社交通信类、系统工具类App下载量排在前列。
与此同时,随着5G网络建设快速推进,5G创新应用日益丰富,5G行业创新应用项目已超5000个。
(五)移动互联网企业投融资规模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上市企业在境内外的总市值达16.80万亿元人民币,较2019年底增长51.2%,再创历史新高。
2020年中国互联网行业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719笔,完成融资额360.7亿美元,同比2019年增长10.37%,资本市场活跃度开始增高。企业服务、电子商务、在线教育、互联网金融、医疗健康成为2020年互联网领域投融资重点领域。
二、202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主要特点
(一)5G带动工业互联网、区块链应用等不断拓展
1.工业互联网进入快速发展期,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截至2020年11月,我国已建成具有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超70个,连接工业设备数量达4000万台(套),工业APP突破25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超过80亿。工业互联网网络覆盖全国300个城市、30多个行业,连接18万家企业。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值规模约为3.1万亿元,同比增长47.9%,对GDP贡献率超11%。
2.区块链产业蓬勃发展,应用场景持续扩大。2020年,区块链产业迎来新发展。中央及各大部委陆续出台推动区块链应用落地政策。疫情防控期间,区块链技术为“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政务服务平台项目赋能;区块链技术在金融行业广泛应用;国家电网基于区块链技术建成“国网链”;最高人民法院指导规范全国法院数据上链。2020年全国共有1958个区块链项目,已建成40个区块链产业园区,区块链相关企业数达64996家,区块链市场规模达到32.43亿元。
3.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突破,各类移动应用发展势头迅猛。2020年,十余省份出台相关政策,进一步推动人工智能发展与产业落地。人工智能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应用场景日趋丰富,自动驾驶汽车、智能语音、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正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社会生活领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应用加速。疾病监测预警人工智能、导诊机器人、语音电子病历等应用不断拓展,人工智能辅助疫苗研发与药物临床研究也得到进一步深化。
2020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加强量子科技发展战略谋划和系统布局。浙江、广东、重庆等相继提出推进量子信息技术发展措施。我国实现千公里级量子密钥分发,成功研发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被视为下一代网络关键技术的量子信息技术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
(二)移动互联网新业态成经济发展“强牵引”
1.网上零售、直播带货赋予消费新活力。新冠肺炎疫情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人们的消费方式,推动了网上零售、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全面爆发。2020年,我国手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7.81亿。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1.7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接近四分之一。截至2020年12月,电商直播超2400万场,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3.88亿,较2020年3月增加1.23亿。网络零售的蓬勃发展推动各地复工复产与经济复苏。不少地方领导干部参与直播带货,获得舆论与市场的积极反馈。不少地区制定直播发展计划,抢占直播经济这一新风口。
2.“宅经济”催生经济增长新动能。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让许多线下消费转移至线上,在线办公、远程医疗、在线教育、外卖闪送等移动生活服务呈现爆发式增长,由此催生的“宅经济”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引擎。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远程办公用户规模达3.46亿,占网民整体的34.9%,用户使用日趋常态化。2020年我国在线教育用户规模达到3.52亿人,在线教育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140%。远程医疗用户规模达2.15亿,远程医疗患者咨询人次同比增长73.4%。手机外卖用户达4.18亿,外卖市场总体规模达到8352亿元,同比增长14.8%。
3.“云旅游”、网络视频创新消费新业态。2020年,基于移动互联网的“云上游”“云看展”等旅游新业态、新模式迅速发展。全国有超过100个城市的500多个景点“上云”,可利用手机参观游览,“云游故宫”等活动给游客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截至2020年12月,我国手机游戏用户达5.16亿,手机游戏市场销售规模达2096.76亿元,同比增长20.71%。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9.27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8.73亿,较2020年3月增长1.00亿。各大短视频平台也积极发力布局直播带货模式,引领了新型消费方式。
(三)移动互联网赋能民生与社会治理
1.支撑疫情精准防控,方便公众出行。截至2020年12月,“健康码”已经覆盖 9 亿人,支撑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实现“一码通行”。“密切接触者测量仪” “新冠肺炎病例曾活动场所地图”等应用小程序,方便广大民众及时知晓疫情传播态势与防控信息。多地火车站、飞机场采用5G+热成像技术,快速完成大量人员的测温及体温监控,实现精准疫情防控。
2.助力乡村振兴,推动内容和公共服务“双下沉”。网上购物、直播带货等新模式的普及,有效推动农产品“上线”与电商“下乡”,带动乡村产业发展,助力农民增收,有力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9万亿元,国家级贫困县网络零售额为3014.5亿元,同比增长26.0%。移动互联网进一步推动内容和公共服务的“下沉”,丰富了乡村地区文化,进一步推进在线教育等公共服务均等化,赋能乡村地区社会治理与数字乡村建设。
3.催生新就业形态,助力稳定和扩大就业。移动互联网新业态催生了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大量新就业形态,不但成为扩大就业的新引擎,在疫情防控期间也是实现“稳就业”工作的重要载体。比如,2020年淘宝直播带动包括主播、脚本策划、运营、场控等在内的超170万就业岗位。网约配送员、互联网营销师(含直播销售员)、在线学习服务师、全媒体运营师等成为人社部认定的新职业。移动互联网平台成为了社会化就业的“蓄水池”。
4.赋能数字政府建设,推进“一网通办”。截至2020年12月,我国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8.43亿。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基本建成,面向全国14亿多人口和1亿多市场主体提供服务,推动“一网通办”进入新阶段。“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作为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总枢纽, 汇聚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46个国务院部门的政务服务事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面向全国推出系列政务服务专栏,推动“网上办”“掌上办”,助力疫情期间全国政务服务24小时“不打烊”。2020年为33亿人次及时提供了“无接触”线上服务。至2021年1月底,平台实名注册用户突破了2亿,访问用户数超过10亿。
(四)移动网络政策法规不断完善
1.大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备受关注。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大数据”时代到来,各地政府通过大数据助力精准防控和复工复产,各行各业借助大数据提高效率、创造效益。与此同时,大数据应用与个人信息保护也成为相关部门重点关注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草案)》《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分别在2020年7月和10月公布,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2.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成监管重点。2020年以来,党中央多次强调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互联网平台的垄断和资本无序扩张将损害市场公平竞争和消费者合法权益,带来巨大风险。2020年末有关互联网企业涉嫌垄断行为被立案调查。2021年2月,《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发布,为加强平台经济领域反垄断监管提供了科学有效、针对性强的制度规则。
3.网络生态治理不断优化升级。2020年,一系列网络治理专项行动陆续开展,相关法规陆续出台,标志着移动互联网治理进一步深入。《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自2020年3月1日起施行。针对网络直播、未成年人网络安全的监管成为互联网治理一大重点。相关监管持续发力,网络生态治理不断强化,移动网络空间更加清朗。
4.互联网适老化改造稳步推进。全国有近1.4亿老人使用功能机或使用智能机但不上网。新冠肺炎疫情使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浮出水面。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 其后工信部宣布“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将在全国范围启动。这不仅能让老年人共享数字技术发展成果,也将催生移动互联网“银发经济”。
(五)移动网络空间正能量充沛
1.主流媒体发挥主流价值引领作用,移动空间主旋律高昂。2020年,媒体融合发展持续向纵深推进,极大增强了移动舆论场正能量的内容供给,持续引领移动互联网主流价值。主流媒体第一时间报道疫情最新动态、解读相关政策、回应群众关切、辟除谣言消息,凝聚起抗疫的强大力量。中国北斗卫星导航实现全球覆盖等发展成就点燃网民爱国热情,相关话题微博阅读量破亿。
2.制度认同和文化自信进一步强化, 展望未来网民信心倍增。2020年全世界遭受百年一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大网民对中国疫情防控表示积极肯定,高度认同中国的制度优势和文化优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与爱国热情又一次被极大激发。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舆论盛赞其“为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擘画宏伟蓝图”。
三、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面临挑战
(一)自主核心技术待突破
2020年,美国对中国“技术断供”成为事实。中国移动互联网核心技术和平台对外依赖程度依然较高,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仍不容忽视。
(二)5G应用场景待拓展
5G需适应各行各业千差万别的业务需求,与行业应用场景深度融合。5G个人应用总体上还处于先导期,用户感知度和接受度还不高,缺少规模化、现象级的应用,有待进一步结合需求、场景和终端等深度研发。
(三)法律法规短板待补齐
目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一时还跟不上,互联网平台“二选一”“大数据杀熟”等问题备受质疑,无人驾驶、在线医疗、金融科技、智能配送等监管框架有待探索建立,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审查规则需进一步完善。
(四)数字资源产权等制度待建立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中国大数据应用的一个里程碑。如何加强大数据运用与权益保护,关乎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已明确提出:”统筹数据开发利用、隐私保护和公共安全,加快建立数据资源产权、交易流通、跨境传输和安全保护等基础制度和标准规范。”
四、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助力构建新发展格局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要充分发挥我国内需潜力,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引领和创造新需求。网络零售、直播带货、在线教育等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新应用、新业态呈爆发式增长,必将进一步促进消费增长和潜力释放。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扩大规模,芯片与操作系统国产化进程加速推进,也将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增强移动互联网发展韧性,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引擎,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强劲动力。
(二)5G与工业互联网、车联网及超高清视频进一步深度融合
5G 迎来正式商用后,5G边缘计算、终端节点技术、5G定位技术、5G V2X车联网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与突破,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优化升级。“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成为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趋势,随着相关政策的密集出台,5G网络建设的加快推进,5G与工业互联网必将进一步深度融合,推进工业互联网迈入新阶段,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5G也将进一步推动车联网快速发展,推动4K/8K超高清视频的普及与产业链升级,助力开启超高清视频时代。
(三)加速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进程
新冠肺炎疫情成为检验一个城市智慧水平和政府社会治理能力的大考,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移动互联网前沿技术在政务、交通、医疗、教育等广阔领域的应用价值逐渐显现。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2021年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可以预见,移动互联网在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建设中的应用将会全面加速,为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四)连接人与物的超级网络应用空间无限
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推动物联网全面发展,打造支持固移融合、宽窄结合的物联接入能力。”随着5G大规模建设和4G全面普及,“万物智联”的时代正向我们走来。不仅人与人之间便捷相连,更多的物体加入人类社会网络,形成人与物的大规模同时在线。工业互联网上的各种机械设备,农田里各类监测传感器,交通线路上的各种摄像头和无人驾驶车辆,进入家庭和公共场所的各种智能电器和日常用品,随时随地与人进行交互。移动互联网将演变成人与海量物品共生的超级网络。2021年,智能家居生活、自动驾乘体验、远程田间管理等,离人们将不再遥远。
(五)在线教育、远程医疗行业迎来爆发
新冠肺炎疫情一定程度改变了公众的工作生活模式,在线教育、远程医疗需求大增。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远程医疗、在线教育等消费习惯将被保留。国家政策大力支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抚幼、就业、文体、助残等重点领域,推动数字化服务普惠应用,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这将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与此同时,在线教育、互联网医疗的政府监管也将趋严,行业将更加规范,有利于进一步拓宽移动互联网应用,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红利在全社会普及。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