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铺就“幸福路”念好“致富经” 金融“活水”助力乡村振兴

人民网记者 李栋 王天乐
2021年07月30日10:26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福建多山。武夷山纵贯南北,碧水丹山、奇秀甲东南。盛夏的八闽大地绿水青山,陆上,武夷山万亩茶园郁郁葱葱;海上,连江鲍鱼养殖业一片繁忙。一方高质量发展传统产业,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一方大力掘金海洋经济,让养殖业驶入快车道。乡村振兴的福建画卷徐徐展开的同时,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注入滋养。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鼓励开发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增加首贷、信用贷。加强对农业信贷担保放大倍数的量化考核,提高农业信贷担保规模。

近年来,农行福建分行不断扩大“惠农e贷”覆盖面,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三农”领域支持力度,全面做好乡村振兴金融服务,为助力福建乡村振兴,谱写了八闽大地新篇章。

金融助力“一叶”向“大业”转型

让绿水青山成为幸福靠山

“寻茶到黄村,万亩茶山哟。九曲溪的源头,恋恋不舍哟。”歌曲《寻茶到黄村》的歌词描述了武夷岩茶的产茶基地黄村村,处处充满清爽宜人的古道茶香。

有句话说:“茶不到星村不香”。自古以来星村镇是武夷山的茶业重镇,黄村村依托九曲溪上游优良的地理生态环境,全村茶园面积已有12500多亩。然而,“茶香也怕巷子深”,仅有好的自然资源并不够,走出去还需要完善的体制、各方的支持。

福建省武夷山市星村镇万亩茶园。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把时间坐标拉长,武夷山市茗川世府农业合作社党总支书记黄正华回忆起当初成立合作社的动机,“说到底就是‘团结力量大’。过去茶农们大多单打独斗,不懂科学种植、缺乏充足资金、没有品牌概念,更遑论销售宣传,空有好茶却卖不出去。”

“以前因为茶款无法按时回笼,经营上出现周转困难,多次向金融机构申请贷款,却因缺乏房产抵押物等理由被拒绝贷款。”黄正华说。得知该情况后,农行南平分行主动为其介绍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案,以客户茶山为有效抵押物,客户经理上门调查、实地走访,仅用5天时间就为客户发放了一笔小微企业贷款。

活水引来,万物生长。现如今,合作社旗下社员已达124户,人均年收入也从2003年的3000余元,上涨到现在的人均40000余元。“下一步,还要继续搭上农行的发展快车,把武夷岩茶的市场进一步扩大。”黄正华信心满满。

农行福建分行副行长郑顺尧表示,农行福建分行结合当地特色现代农业优势,大力推广“惠农e贷”,推动农村地区农户贷款线上化,大大提高了资金投放效率,有效缓解了老百姓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合作社社员李勇查看自家茶苗长势。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记者走进合作社社员李勇的茶园,李勇正低头俯看茶苗的长势。聊起金融机构与自己36亩茶园的合作,他顿时提起了精神。从2017年第一笔10万元的“惠农e贷”到如今40万的授信额度,合作面日益扩大,李勇现在家庭年收入也已经达到了40多万元。

“以前筹措资金需要向亲朋借款,现在只需手机一点,不但放款速度快,还加大利率优惠,服务真的非常到位,现在茶厂的产量、品质都上去了,整个前景看好。”李勇说。

农行武夷山星村支行行长伊凯介绍说,2020年农行“惠农e贷”在当地授信1.4亿元,累计服务1000名农户。截至2021年二季度授信额度已达到1.6亿元,在去年的服务基础上增加了200多户。“接下来,农行还将继续深挖乡村振兴,拓宽服务领域,用金融为乡村振兴助力。”他说。

金融助力掘金海洋经济 让特色产业成色更足

世界鲍鱼看中国,中国鲍鱼看福建,福建鲍鱼看连江。

农为社稷之本,农业安则天下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重点是“三农”,关键在“三农”,成效看“三农”。

福建连江县安凯乡同心村鲍鱼养殖基地。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产业是根线,一头连着农民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的后续发展。福建省连江县海域辽阔,山水相依,历来是渔乡良港,素有“中国鲍鱼之乡”的美誉。然而,对于鲍鱼养殖大村同心村的村民而言,产业虽然红火,资金需求也大,以前想去银行贷款,始终是难题。

鲍鱼养殖户黄安登在渔排劳作。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干了15年鲍鱼养殖的黄安登,皮肤黝黑。记者见到他时,正手脚麻利的把网箱从水底拖出来查看鲍鱼生长情况。据黄安登介绍,现在自己已是当地最大的养殖户,现已养殖鲍鱼12000笼。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在天气好价格优的情况下,一年能产出鲍鱼50吨,产值可达到400万元。”

但在鲍鱼等养殖业繁荣的背后,以前一些养殖户也存在着“融资慢、融资贵、融资难”等棘手问题,农行连江县支行依据县域特色推广“惠农e贷”让问题迎刃而解。据福州市连江县安凯乡同心村党支部书记林连忠介绍说,银行通过对农户开展驻点调查,进行系统化自动审批,简化了贷款核查程序。同时主动降低农户准入门槛,农户征信情况良好且养殖身份真实有效,无需抵押即可进行贷款,从而解决了农户资金难题。

“2019年同心村引入‘惠农e贷’,对接了80余户鲍鱼养殖户,针对养殖户投入大、需求急的情况,利息优惠、速度快且只需跑一趟腿,已成养殖户们的融资首选。”林连忠表示,希望能给养殖户增加授信额度,让大家扩大养殖规模,好日子还在后面哩。

农行员工登上渔排现场为养殖户进行贷款审核。人民网记者 李栋摄

农行连江县丹凤支行党支部书记陈宝说:“到目前为止,同心村大概有120多家养殖户,农行进行对接贷款超60多户,余额约900万。相对较低的贷款利率,也大大减轻了农户们在生产资金方面的压力。”

紧扣时代脉搏 让金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近日,为持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能力和水平,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

《意见》不仅明确金融服务的重点领域,同时对原金融精准扶贫产品和金融支农产品、民生领域贷款产品等进行整合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产业与技术研究室副主任谭智心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离不开现代金融的大力支持,《意见》将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纳入了金融资源投入的重点领域。“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谭智心表示,金融服务能够帮助建设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并使农业农村一二三产业加速融合。

近年来,农行积极借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手段,大力推广“惠农e贷”。客户经理组成调查小分队,携带移动信息采集设备,主动入村入户采集农户生产经营、资产收入等信息,提前掌握农户贷款需求。系统自动测算农户可授信额度,形成拟支持农户白名单。凡经调查诚实守信、具备还款能力的农户,不分行业、不挑大小,均可纳入支持范围。农户可根据需要随时通过手机APP完成贷款申请、签约、借款还款等线上操作,足不出村即可办理农户贷款。而过去农户办理一笔贷款至少跑三趟银行(申请跑一次、提交资料跑一次、签订合同跑一次),现在新作业模式下一趟银行都不用跑,对于交通不便的地区,农户贷款效率和客户体验显著提升。“惠农e贷”用现代技术手段来做传统农户信贷业务,让“三农”金融服务插上科技的翅膀,是助力乡村振兴,做好“三农”金融服务的利器。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谷澍近期撰文表示,农行坚定面向“三农”,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金融活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不同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主线和重点,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为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作出应有贡献。

(责编:孙红丽、吕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