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已有104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适老化改造——
适老APP,更多也更好用了
10月14日,在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玉带社区高圩子村党员活动室,党员志愿者向老人讲解智能手机常用APP的使用方法。 |
用微信聊天、看新闻,在拼多多上购物,通过支付宝买车票、交电费……山西太原62岁的夏阿姨表示,自己的生活已经彻底数字化。而令她高兴的是,常用的APP经过改造后,对老年人更友好了。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亿人,占总人口的18.7%。如何弥补老年人“数字鸿沟”?今年以来,从支付、社交,到出行、餐饮,手机APP适老化改造进度不断加快。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近日透露,目前全国已有104家网站和APP初步完成了适老化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
适老化改造多点开花
去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7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景,帮助老年人更好地适应并融入智慧社会。
一年过去,适老化改造多点开花。
数字出行——路边招手拦车、火车站柜台购票成为过去式,如今这些都可以在手机上完成。9月1日,铁路12306适老化功能上线,不仅购票界面更简洁、字体更大,还新增了一键购票功能。此前,多家网约车平台推出“一键叫车”助老模式,令老年人出行更便捷。
数字政务——今年以来,各地陆续简化政务手续。例如,北京简化网上办理就医服务流程,为老年人提供语音引导、人工咨询等服务;老年人高频消费场所和基本公共服务、行政事业性费用收取单位设置人工现金收付通道等。在江苏南京鼓楼医院,老年人刷身份证就可免扫码、填写流调等直接进入医院。
疫情发生后,“健康码”成了出行必备。然而,没有智能手机或不会使用电子健康码等问题,一度困扰着许多老年人。今年以来,河南、上海、安徽等地推出纸质版“健康码”,亲属可帮忙代申领并打印纸质版健康码,进一步方便了老年人日常生活。
数字交流——大部分市场主流手机已具备“老年模式”“长辈模式”等功能,在适老化改造方面做出诸多探索。为更好帮助老年群体通过手机进行线上交流,微信近日推出“关怀模式”,文字更大更清晰、按钮更大更易用。据介绍,微信原有的字体调大功能是机械地放大字体,有时会导致部分文字被缩略或遮挡,影响信息完整;而新上线的“关怀模式”会尽可能保证页面协调舒适、用户看得见看得懂,而不是简单地放大页面。一些政府官方网站、老年人常用的新闻类应用设计了字体放大、语音播报等相关功能。
数字支付——今年以来,数字人民币研发试点进展迅速,北京、河北、四川等地陆续开始试点,不少人率先用上了数字人民币。“数字人民币针对不同用户群体提出解决方案。如整合健康码及余额显示的可视芯片老人卡,通过碰一碰或二维码方式,为老年人提供便捷安全的数字人民币支付体验和社交出行便利。”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副所长狄刚表示。
解决“不好用”“选择少”“不会用”
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帮助老年群众更好使用智能技术及应用,关键是解决互联网应用“不好用”“选择少”“不会用”的问题。
首先聚焦“不好用”问题。
工信部指导督促与老年人密切相关的网站和APP开展适老化改造。
9月28日,饿了么正式上线“长辈模式”。与普通模式相比,长辈模式不仅字体更大,首页内容也更精简,一眼就可看到“点外卖”“去买菜”“逛超市”“去买药”4个主要功能。北京72岁的牛阿姨试用一番后表示:“我平时跟老伴两个人在家,每天都得做饭。有时候犯懒,就用速冻饺子对付一下。前两天闺女告诉我,饿了么推出了‘长辈模式’,我试了一下,真的很简单!”当天中午,牛阿姨点了两碗疙瘩汤、一份牛肉馅饼、一份小菜,45分钟就送到,老两口对此很满意。
解决适老化产品“选择少”的问题。
工信部制定发布智能终端适老化标准,围绕手机、彩电等智能终端产品的屏幕显示、音频控制、远程辅助等适老化功能,明确具体技术要求,为终端企业设计和生产提供了规范指引。持续扩大适老化产品供给,引导企业开发简便易用的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包括智能老年手环、智能监护腕表等可穿戴设备,可实现一键紧急呼叫、跌倒预警、健康监测等相关功能,帮助老年人享受信息化时代带来的红利。
此外,解决老年人面对智能产品和应用“不会用”的问题。
形式丰富的手机知识宣教活动正在全国各地展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家基础电信企业把老年人“请进来”,在线下营业厅设置老年爱心专区,举办手机课堂等活动超过4万场,为超60万位老年人提供常用APP应用辅导、专属讲解等相关服务。部分互联网企业还主动“走出去”,在重阳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敬老助老主题服务,带着手机终端走进老年社区,“手把手”教会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相关电子产品,帮助老年人乐享数字生活。
老年人学习新应用主动性提高
对于信息产品,老年人自身的学习主动性如何?
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日前发布的《后疫情时代的互联网适老化研究》报告显示,很多老年人有较 强的学习、适应网络和智能化服务的动力。95.09%的老年人认为疫情之后学习网络操作非常有必要,93.3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能学会智能手机上网。
家住山西省太原市的梁阿姨乐于学习新鲜事物,不仅已学会用微信聊天、用抖音看小视频,还爱上了网购。“双十一”临近,梁阿姨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扫货”。“现在手机功能都做了适老化改造,我用着一点问题也没有!就算‘双十一’期间部分网购APP的界面太花哨、介绍太复杂,我也可以直接问客服,没啥解决不了的。”
“老年人愿意学习新技术,体现出社会数字化的大势所趋。为此,企业要抓住市场风口,利用技术为老年人创造更好的数字体验。同时,注意老年群体的使用习惯,在进行改造时可先从使用频率较高的设备和技术入手,再逐步完善整个生态的适老性。”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说。
朱巍分析,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目前仍面临一些困难。面对这项长期工作和系统性工程,应把适老化工作理念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也需要政府、企业、居民共同发力。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介绍,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完善工作举措,着力保障适老化改造的连续性、灵活性和可见性。
据了解,工信部将研究制定电信服务适老化相关规范,明确各类场景下适老助老服务要求,着力加强服务监管,不断提升老年用户服务体验。同时,指导督促参与专项行动的网站和手机APP在年内完成改造任务,并进行互联网应用适老化及无障碍水平评测,通过评测的授予信息无障碍相关标识。此外,还将积极推进智能辅具、养老照护等智能化终端产品在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社区等相关场所进行推广应用,帮助老年人更好融入信息化社会,共享信息发展成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相关新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