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研究造重器
“只有拥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发展主动权。”首届“全国科创名匠”获得者、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启说。
杨启带领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团队突破了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技术,实现装备国产化,走出一条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自主创新之路,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在杨启看来,科研工作是他为国家贡献力量的主要方式,“在科研中,我们不断遇到挑战,也不断进步。团队在一次次技术攻关中积累经验,掌握关键技术,成功研发出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
服务重大战略
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俗称绞吸挖泥船,应用于海上资源开发、航道疏浚等方面的重大工程。杨启介绍:“大型现代化的挖泥船是结构复杂、技术含量高的特种工程船,曾经由于技术能力有限,我们尚未掌握这一装备的关键技术,这严重制约我国海上建设进程和海洋经济发展。”
杨启向记者讲述了坎坷的研发经历。
2001年,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研究所为中交上海航道局开发大型绞吸挖泥船“航绞2001”,揭开了我国自主研发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帷幕。
2004年,中交天津航道局与国外一家公司就采购一艘绞吸挖泥船谈判失败,上海交通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设计团队挺身而出接受挑战,开展科研攻关。
“在攻坚过程中,我们没有现成的船舶可以参考,一切都要从零做起。”杨启介绍,比如,为解决坚硬岩石挖掘这一疏浚行业的世界性难题,团队除开展理论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外,还深入施工现场,近距离观测绞吸疏浚装备挖掘中桥架和绞刀轴系的振动,对理论成果进行测试验证。杨启和团队边学、边做、边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了这些技术参数的确定方法。
“我们攻克了绞吸疏浚装备在风浪流海洋环境作用下的坚硬岩石挖掘、船舶海上定位、物料长距离输送和复杂系统集成等一系列技术,最终研制出‘天狮’‘天牛’两艘绞吸挖泥船,打消了当时业内对我国自行设计和制造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疑虑。”杨启说,这才有了后来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绞吸挖泥船诞生。
“解决一个又一个难题,是我们开展科研的重点。”杨启说。
团队联合国内产学研用各单位,坚持自主创新,推动我国高端疏浚装备国产化发展。其中,“海上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的自主研发与产业化”项目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技术用到哪里,杨启的脚步就走到哪里。“要让科研成果在重大工程中得到应用。”杨启说,“技术行不行,要看能否解决实际问题。”
杨启团队研发的系列海上大型绞吸挖泥船可以在不同海况和海底地质条件下作业,既可疏浚坚硬的风化岩或者珊瑚礁,也可疏浚疏松的沙土、黏土和淤泥,无论是哪种作业条件,都可以获得可观的产量。
“团队研制的‘新海旭’绞吸挖泥船每天可以疏浚10万立方米至12万立方米沙土。”杨启说。
“海洋工程行业的科学研究不是一蹴而就的。20年间开发的60多艘大型绞吸疏浚装备,经历了借鉴设计、研究分析、提取科学问题、构建理论体系和完全自主创新设计的过程,经过不断地迭代与更新,最终才达到目前的水平。”回首过往,杨启不无感慨地说。
创新产业融合
“国家有所需,我们有所应。”杨启告诉记者,他带领技术团队充分发扬攻坚克难精神,致力于解决海洋装备研发领域的技术难题,以及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面临的瓶颈问题,始终坚持科研创新和产业化发展两手抓,努力取得实际效果。
为啥要这么拼?杨启给出答案——立足岗位担当尽责,这是工作的本分,也是科研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问题在哪儿,一线就在哪儿,科研团队就必须在哪儿。我们必须对现场有充分了解。”杨启说。
记者注意到,杨启团队开发了大型反铲挖泥船“长鹰8号”、深海J型铺管系统、深海张力平台系统等多种海上特种作业工程船舶与深海装备,在推动我国航运交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顺利完成重型钢桩台车研制,并成功应用于我国自行研制的“长狮18”重型绞吸挖泥船。
“创新带动产业发展,需求促进技术创新。”带着这样的理念,近年来,杨启带领团队聚焦海洋水下智能装备领域,瞄准未来技术发展趋势,依托上海交大船舶与海洋工程一流学科优势,从研发、中试、产业化三方面着手,致力于打造一站式数字化中试服务基地、建设一门式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协助建设海洋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努力开拓科技成果转化新路径。
杨启介绍,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获评上海市企业技术中心、上海市“质量标杆”企业,公司数字化管理实践经验入选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评选的2023年度工业和信息化质量提升典型案例,产学研用融合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的目标是,通过科研攻关和技术创新打造船舶与海洋工程的世界高地,引领行业发展。”杨启说。
培养技术团队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关键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人才队伍的支撑。
杨启还将工作重心放在带队伍上。他注重在重大项目攻关中锻炼年轻人开展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制的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推进产学研用融合,搭建高质量人才培育平台。
海洋工程是一个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行业,常被称为“小学科,大行业”。除了必须掌握船舶与海洋结构物知识外,研发人员还需掌握机械、动力、电气控制、通信等学科的基本知识,是名副其实的复合型人才。
杨启鼓励团队成员要有拼搏的劲头、细致的作风,成为解决问题的专家和技术创新的能手。他告诉大家:“从事这样一项事业,很有意义。翻过一山、越过一岭,要坚持不懈、接续奋斗,让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如今,杨启团队中一大批“80后”走上技术和管理岗位,王海燕成为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峰、陈国洋成为该公司下属子公司的副总经理,一大批青年骨干成为上海交大海洋水下工程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的中坚力量。
杨启表示,目前团队已成为学历结构和年龄层次合理的科研攻关队伍,不少人成为行业技术骨干和学术带头人,在推动船舶与海洋工程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杨启最喜欢的时刻就是乘坐自己研发生产的船在深海上试航。雨过天晴时,海面上会出现彩虹,有时成群的鱼跃出水面,这是来自大海的“惊喜”。“现在,我们正在向深远海工程领域进发,努力突破深海工程设计和施工关键技术,为我国深远海开发利用提供装备支撑,为实现中华民族海洋强国梦奋斗。”这是杨启的理想,也是他要为之践行一生的信念。(记者 李治国)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