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一场恳谈会,看作风向实(新春走基层)

本报记者 汪志球
2025年02月04日05: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春节回安徽,刚进家门,就收到邻居吴芝送来的一份邀请函:枞阳县新春返乡人才恳谈会。

  大过年的,开这个“会”,有必要吗?直奔镇里,一探究竟。

  正在安排安全工作的雨坛镇党委书记王章主电话不断,却不见多少工作人员往来。“大伙儿都下沉到一线了。”从县机关到基层工作几年,王章主感受最深的是:年底,各种会议、检查少了;到一线抓落实的时间多了。

  一增一减,数据为证:去年12月初,上级来检查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工作,镇里做了统计,前11个月,督查降了35%,文件减了25%,会议少了15%。

  腾出时间干啥?分管工业的副镇长吴皓说,七成时间在跑企业、抓项目;镇党委副书记王承坦言,“文山会海少了,更要抓紧带着村里干”;镇党委委员、政法委员陆骏说得实在,“考核更加简单明了,干事才能轻装上阵”……

  身为村妇女主任的吴芝也深有感触,“现在是既闲又忙!”“闲”的是会少了,就连工作微信群也减到一个;轻装上阵,反而更“忙”了——忙着往田间地头跑,宣传政策、收集民意。

  砍了这么多会,恳谈会为何保留?恳谈会上,县委书记杨秀颀道出原委:安徽省曾评出百位历史文化名人,枞阳占了11位,枞阳籍两院院士目前有9位。“县里要想加快发展,就得发挥好在外人才的优势。”杨秀颀说,每年开这样的会,就是希望让大家“看新貌、叙乡情、献良策、谋发展”。

  这个“会”的背后,有一套化虚为实的机制:建立全县人才库,无论是建言献策、还是具体项目,县上镇里都跟进研究抓落实。

  大年初三的恳谈会上,125名返乡人士欢聚一堂,现场签约8个项目。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4日 01 版)

(责编:袁勃、闫嘉琪)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