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支滨村的春节“民情日记”(新春走基层·特别报道)

本报记者  李中文  郭舒然
2025年02月04日05:52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大年初三,一场微雨,浙江嵊州市崇仁镇支滨村的竹林更显青翠。

  “支大妈,我们给您送戏来啦。”上午9点半,驻村指导员裘丹慧来到76岁的支梦飞家中。

  “支大妈喜欢看越剧,想春节期间和家人一起看场戏,但腿脚不好不方便出门。”大年初一走访时,裘丹慧在“浙里兴村治社”APP上的“民情日记”模块记录下这一情况。随后,她与崇仁镇金田老姐妹越剧社业余演出人员李雅绿约好时间,送戏上门。

  “一家团聚乐乎乎……”越剧《碧玉簪》经典唱段响起,左邻右舍驻足观赏、掌声不断。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到嵊州调研考察,提出“让‘民情日记’更有生命力,取得更好的实效”。今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辽宁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时强调:“要明确责任、到底到边、见事见人地抓好基层治理。”

  如今,嵊州基层干部依然保持着写“民情日记”这一习惯。20多年间,“民情日记”从手写笔记发展为线上“民情数据”“民情大脑”,覆盖范围从乡村延伸至城市社区和企业,服务内容从“解决一件事”升级为“解决一类事”。

  “小朋友们,请问月亮真的被猴子捞上来了吗?”上午11点,记者随裘丹慧来到村文化礼堂二层的阅读室,一场亲子阅享会正在进行。

  “孩子回来后,前两天比较新鲜,但新鲜劲儿一过就觉得无聊了,我们也不希望他整天抱着手机刷短视频。”廖远一家平时在广州工作生活,逢年过节才会带孩子回老家。

  “希望图书种类多一点,阅享会形式更多样,增加一些小孩之间的互动小游戏。”在“民情日记”里认真记下廖远的诉求,裘丹慧与镇里一合计,联系上嵊州市图书馆。年前,1000册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图书、绘本充实了支滨村阅读室的流通书柜。

  2024年,嵊州全市各级干部累计走访服务群众23.7万户、企业1.1万余家次,收集民情信息39万余条,解决问题2.5万余个。“民情日记”已成为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有力抓手。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04日 02 版)

(责编:袁勃、闫嘉琪)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