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新的明确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任务安排,扎实推动能源安全新战略走深走实,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能源力量。
一、认真学习贯彻“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2024年能源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我们深入总结运用十年来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能源发展的成就经验,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力以赴保障能源安全,坚定不移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取得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出台等一批重要标志性成果,能源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持续推动煤炭稳产稳供。有序发展先进产能,加快推进储备煤矿建设。智能化产能占煤炭总产能的比例提升至50%以上。2024年全年全国煤炭产量约47.6亿吨。迎峰度冬电煤供应充足。统筹推进支撑性调节性电源项目建设。建立清单管理机制,有序推进规划内项目建设投产,充分发挥好兜底保障作用。大力提升油气勘探开发力度。推动川渝天然气和大庆、胜利页岩油开发,统筹提升油气采收率。全国原油产量连续6年回升,天然气产量连续8年增产超百亿方。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协调推动内蒙古“沙戈荒”大基地外送支撑工程、藏东南至粤港澳大湾区等跨网输电工程,建成投产武汉至南昌、张北至胜利等特高压交流工程。提前建成西气东输四线新疆段。投产一批地下储气库和LNG接收站,全国储气能力持续增长。积极扩大能源领域有效投资。加快“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实施,推动能源领域“两重”建设和“两新”行动,部署194个能源电力设施设备更新项目,为稳增长调结构发挥了重要作用。
风电光伏跃升发展。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基本建成投产。推进“三北”荒漠化防治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实施“千乡万村驭风行动”。在河北等6个省(区)开展风光资源普查试点。重大水电项目有序推进。澜沧江托巴、黄河玛尔挡项目建成投产,雅砻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建设有序推进。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升至世界第一。“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国和一号”示范工程1号机组建成投运。江苏徐圩等11台机组获得核准,全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102台、装机1.13亿千瓦。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出台行动方案,实施配电网高质量发展、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等九大专项行动。累计建成新型储能超过6000万千瓦。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推进。改造升级煤电机组1.8亿千瓦,淘汰落后产能超过800万千瓦。持续推进油气勘探开发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推进碳捕集与驱油利用。加强煤制油气产能和技术储备。稳步提升煤矿瓦斯全浓度利用率,2024年全年利用量约60亿方。
加快构建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制定分布式光伏管理办法,出台促进新型储能等创新发展的政策文件,研究推动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绿证核发基本实现全覆盖。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出台电力市场运行、信息披露、市场注册等规则,基本形成“1+N”基础规则体系。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完成首次整月结算试运行。长三角电力市场启动省市间互济交易。省间电力现货市场和四个省级电力现货市场转入正式运行,26个省(区、市)开展试运行。2024年全年全国市场化交易电量6.2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稳步推进天然气市场体系建设。出台《天然气利用管理办法》。基本确立批发环节市场定价、终端利用环节顺价的市场化联动机制,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加快培育能源领域新质生产力。启动实施智能电网、煤炭等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接续实施可再生能源、煤炭、储能、氢能等四项重点研发计划。全球首台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顺利并网,攻克了万米级特深井钻探技术瓶颈。推动能源法治和标准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协调推动出台能源法,2025年1月1日正式施行。修订和出台《供电营业规则》《电能质量管理办法》《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等18项部门规章。下达1200余项标准制修订计划,发布1000余项行业标准。
市场监管取得显著成效。强化电力中长期交易合同履约监管,推动电力中长期交易常态化运行。持续整治行政干预电力市场化交易行为,开展电力市场秩序突出问题专项监管,切实推进问题整改,有效规范电力市场秩序。深化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应用。行业监管取得积极进展。组织开展“十四五”能源规划实施、油气管网公平开放、分布式光伏备案接网等专项监管,公开通报分布式光伏并网接入等典型问题。对山东等6个省(区)开展电力领域综合监管,一批典型问题得到有效纠正。电力安全监管守牢防线底线。加强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建设,强化新能源及新型并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完善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制度,开展电网安全三大行动。实施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强化水电站大坝、电力工程安全监管。推进国家电力应急基地建设。民生用能水平持续提升。完善北方地区清洁取暖长效机制。全面推进“水电气网”联合报装,“三零”“三省”累计节省办电投资超3000亿元。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累计建成超1200万台,95%以上高速公路服务区具备充电能力。做好电动自行车充电设施接电服务。完善12398热线投诉举报处理制度,全年处理投诉举报9334个,有效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用能问题。
巩固提升境外能源资源合作水平。四大油气进口通道安全稳定运营,全年进口原油5.5亿吨、天然气1800亿方、煤炭超过5亿吨。务实推进重点国家地区能源合作。成功举办中俄能源合作委员会会议、第六届中俄能源商务论坛。中俄东线全线提前建成、满输运行。深化与中亚、中东、拉美地区油气、核能、可再生能源、氢能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巴经济走廊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国际能源治理新秩序。积极引领二十国集团、第29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9)等多边能源合作。成功举办第三届“一带一路”能源部长会议。推动中方提名人员首次当选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能源工作组主席。
2024年我国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发电总装机33.5亿千瓦。全社会用电量9.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8%。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3亿千瓦以上,占新增装机的85%以上。风电光伏总装机14.1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习近平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庄严承诺。
二、扎实抓好2025年重点任务落实,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可靠的能源保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做好能源工作意义重大。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干字当头、奋发有为,扎实推进能源发展改革各项工作,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在新的起点上奋力谱写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能源安全重要论述。学习好、运用好、宣传好《习近平关于国家能源安全论述摘编》,深刻领悟核心要义,坚定不移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提高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运用好贯彻落实能源安全新战略的宝贵经验,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体制改革为动力、安全充裕为前提、经济可行为基础,逐步建立以非化石能源为供应主体、化石能源为兜底保障、新型电力系统为关键支撑、绿色智慧节约为用能导向的新型能源体系。
加快构建适应新型能源体系的体制机制。完善能源资源探产供储销统筹和衔接机制。健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机制。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稳妥推动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建立适应新型储能、虚拟电厂和智能微电网广泛参与的市场机制,提升配电网新能源承载力。推动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新机制,完善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权重制度,促进绿证市场高质量发展。初步建成全国统一电力市场。进一步完善“1+N”基础规则体系,推动电力中长期市场连续运营,省级电力现货市场基本全覆盖。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机制。推动跨省跨区电力市场化交易,推进省级电力市场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与国家重大战略相适应的区域电力市场交易机制。推进自然垄断环节独立运营和竞争性环节市场化改革。加强电网、油气管网等自然垄断环节监管,防止利用垄断优势向上下游竞争性环节延伸。修订《石油天然气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与运营管理办法》《油气管网设施公平开放监管办法》。以贯彻实施能源法为契机夯实能源法治根基。制定出台能源法配套法规制度实施方案,加快修订电力法、可再生能源法、煤炭法。加大宣贯力度,丰富普法形式和内容,融入能源规划制定、行业发展、市场化改革等具体工作,积极营造学习贯彻实施的浓厚氛围。
力争“十四五”能源规划圆满收官。加强规划实施动态监测,开展规划目标任务年度实施情况专项监管,做好重大工程项目调度,全力推动完成各项目标任务。科学谋划编制“十五五”能源规划。锚定“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科学论证能源总量、结构、布局、改革、创新等重大问题,谋划论证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和标志性工程,科学编制《“十五五”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规划》,同步编制分领域规划和重点区域规划。统筹推动省级能源规划编制。坚持全国能源规划总体“一盘棋”,开展省级能源规划研究起草工作,确保省级规划与国家规划协调一致。
全力完成能源保供任务。密切跟踪全国能源形势,针对迎峰度冬、迎峰度夏等尖峰时段、重点地区,进行前瞻研判,做实做细保供方案、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全国能源保供日报告制度,及时发现掌握各类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对于涉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停电、停气、停暖事件,必须紧盯不放、一抓到底。协同发力、通力合作,做好雨雪冰冻、台风等各类极端天气抢险救灾应对工作。发挥好煤炭煤电兜底保障作用。强化煤炭矿区总体规划管理和煤炭产能“一本账”管理,有序核准建设一批智能化水平高、安全有保障的大型现代化煤矿,继续实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加强支撑性调节性电源建设,持续优化全国火电布局,继续抓好煤电“三改联动”升级改造和淘汰落后产能工作。推进油气增储上产。在老油气田稳产基础上,聚焦推动深地、深海、页岩油气跨越式发展。加强煤矿瓦斯抽采利用,推进煤层气滚动勘探开发。加强能源储备能力建设。加快推动全国储气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煤炭产能储备工作,提高煤炭供给弹性。持续推进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强化电力、煤炭、油气等各领域安全风险监测预警,完善风险监测技术和标准体系,做好监测、评估、预警和响应。
大力推进风电光伏开发利用。积极推进第二批、第三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海上风电。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分散式风电,推动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稳妥推进重大水电工程开发,推动主要流域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规划建设。有序推进抽水蓄能项目规划建设。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核准开工一批条件成熟的沿海核电项目。建成“国和一号”示范工程等机组。压实企业主体责任,确保在运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统筹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优化全国电力系统设计,完善各区域主网架方案,核准建设一批重点电力互济工程。实施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优化、配电网高质量发展、新一代煤电升级等专项行动,推进新型电力系统有关新技术新模式试点。加强新型储能试点示范和调度运用。
加强国家科技重大项目管理。深入实施智能电网、煤炭等重大专项和能源领域四个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制年度项目指南,部署重大攻关项目,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持续推进重大技术装备攻关示范。编制能源装备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提升能源装备产业链自主可控水平。持续推动补强能源技术装备短板。用足用好“两新”政策。组织开展第五批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评定和示范,推进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示范应用。加强科技创新和标准化管理。完成“赛马争先”创新平台中期评估。完成存量创新平台新一轮考核评价,推动创新平台整合优化。积极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完善产业发展管理机制。推动可持续航煤、纤维素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绿色甲醇、绿氨等技术进步和产业化发展。
深化电力领域综合监管。继续选取6个省份开展综合监管,对企业利用垄断优势向下游延伸、违反市场规则、地方不当干预等问题,进行重点监管。依法查办大案要案,用好约谈、责令整改、行政处罚等方式,扩大典型问题通报范围,让监管真正“长牙带刺”。推进能源领域专项监管。加强调节性资源配置调用、重点煤炭企业智能化建设、油气行业重点任务、电网公平开放、电力市场秩序、电力业务资质许可、民生用能服务突出问题等专项监管,与市场监管总局探索开展跨部门联合监管行动。提升民生保障水平。进一步巩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成果,积极推进核能清洁供暖供热综合利用。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常态化推进频繁停电治理工作,不断提升12398热线服务水平。
完善电力安全治理体系。加强电网运行风险管控,坚决防范大电网安全事故发生。强化新能源和新型并网主体、地方电网、大用户等并(联)网主体涉网安全管理。深化有源配电网、城中村、偏远薄弱地区以及县域大范围停电风险管控。加快国家、省、市、县四级电力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开展电力安全专项监管。深入推进能源电力系统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电力建设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电化学储能等专项监管,坚决防范水电站大坝安全事故和重特大电力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做好电力网络安全工作。制修订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配套文件,推进建成行业网络安全态势感知平台,推动能源行业北斗应用。
提升境外能源资源保障能力。推进海外油气资源开发利用体系建设,巩固拓展与传统进口来源国合作,维护油气进口通道安全,稳定煤炭进口。强化能源合作风险防范。加强重点国家形势分析和风险评估,防范境外项目投资合作风险,做好重大突发事件应急准备。加强绿色能源合作。深化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领域全产业链合作,推动一批“小而美”能源项目落地。提升中国绿证国际认可度。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筹备国际能源变革论坛、上海合作组织能源部长会议,推动中国—东盟清洁能源合作中心等平台建设。深度参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国际能源署等多边机制,为推动全球公正包容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三、加强党对能源工作的全面领导,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提高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领导水平。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扎实推动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向纵深发展,为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强化政治引领。能源保障和安全事关国计民生,是须臾不可忽视的“国之大者”。全国能源系统要把党的领导全面、系统、整体地落实到能源事业各方面全过程,确保能源发展坚定不移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
强化中央巡视反馈意见整改。扎实推进二十届中央第一轮巡视13家能源央企、第三轮巡视国家能源局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举全行业之力,补齐短板、堵塞漏洞,持续推进常态化整改,不断提升能源治理能力和水平。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紧盯项目、资金、执法“硬权力”和规划、政策、规则“软权力”,以严的基调正风肃纪反腐,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驰而不息将党的自我革命进行到底。
岁末年初,正值迎峰度冬关键时期,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风险意识,压实工作责任,密切关注能源供需动态变化,扎实做好能源供应保障各项工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踏上新的奋斗征程,我们要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书写新时代能源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文系作者2024年12月15日在2025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有删节)
作者: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党组书记、局长,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理事会副理事长
来源:《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2025年第1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