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中国经济韧性强、底气稳、动力足(国际论道)

本报记者 严 瑜
2025年02月10日05:2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图为近日,大批国产汽车在山东港口烟台港集结等待装船出口。
  唐 克摄(新华社发)

  随着2024年中国经济年报出炉,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5%的成绩单可圈可点,不仅给世界经济带来信心,也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经济航船无惧风雨、劈波斩浪的实力与活力。

  外媒普遍认为,在外部压力增大、内部困难增多的条件下,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克服困难,再上新台阶,实现新突破,为世界经济前行注入确定性力量,为全球发展繁荣提供更多机遇。

  

  “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

  202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30万亿元,达1349084亿元,同比增长5%;经济总量规模稳居全球第二位,全年经济增量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一年的经济体量,经济增速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中国经济的亮眼表现持续引发外媒的关注与讨论。

  德国《商报》称,中国政府为过去一年设定的增长目标——“5%左右”已经实现。从行业看,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增长6.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增长5.3%,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9%。特别是对中国经济战略至关重要的高科技领域——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和工业机器人产品——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彭博社援引法国巴黎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荣静的观点称,2024年中国经济最大的亮点是出口增长强劲。海关总署1月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进出口总值达到43.85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其中,出口规模达到25.45万亿元,同比增长7.1%,连续第八年保持增长。

  德国黑森州欧洲及国际事务司前司长米夏埃尔·博尔希曼认为,在当前全球经济面临挑战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已经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还能持续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这不仅说明中国经济具有极强的韧性和适应能力,也反映出内需稳步扩大和产业转型成果”。

  中国经济稳定增长,有力提振了海内外各界信心。

  彭博社报道称,近期,中国多地设定较为乐观的经济增长目标,5个重要省份表示2025年的经济增速将达到或超过5%。其中,北京、上海和广东宣布了“5%左右”的增长目标,浙江的目标是“5.5%左右”,福建的目标是“5%至5.5%”。

  塔斯社报道称,中国政府正试图通过向新的增长模式转型为发展寻找新动力。为此,中国领导人强调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此同时,各级政府也在积极工作,努力提振国内消费。

  近期,多家外资机构发布2025年全球投资展望,继续看好中国市场。巴西《论坛》杂志网站刊文指出,中国市场因稳定性、增长潜力而凸显出巨大吸引力。大量外国投资继续进入中国,将进一步增强中国作为全球发展重要引擎的作用。

  一系列经济提振措施有效抵御不利影响

  国际社会在点赞中国经济表现的同时,也关注中国经济“稳”的支撑和“进”的动力。

  彭博社认为,中国经济的一系列最新数据表明,中国自2024年9月底以来出台的政策措施帮助抵御了房地产低迷和消费增长乏力带来的不利影响。在中国政府加大了对购买家电、汽车和商用设备的补贴力度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2024年第四季度同比增长3.8%,是全年最快的季度增速之一。

  英国《泰晤士报》网站指出,2024年,中国有关部门采取了数轮经济提振措施,例如下调关键利率、实施支持股市的措施、为地方制定化债计划。此外,2025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明确,今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稳定增长创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马来西亚“一带一路”委员会秘书长梁志华表示,中国经济稳中有进的背后是贸易结构的优化和高技术产业投资的增长,活跃的线上消费反映出中国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这些积极因素将为马中两国2025年贸易投资合作创造更多机遇。

  近年来,消费一直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抓手。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2025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凸显了内需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指出,目前,中国政策制定者已将扩大国内需求作为2025年的首要任务。中国财政部日前表示,中央财政已预下达2025年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810亿元。中国政府还承诺提供更多财政支持,包括提高养老金和医疗保险补贴以提振消费。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培育新增长点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的若干措施》引起法新社等外媒的关注。

  法新社称,中国国务院发布的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的新措施,旨在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着力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新措施鼓励地方政府推出文化和旅游消费券、消费满减和积分奖励兑换等优惠措施以促进消费,并增加对文化和旅游产品的投资。此外,针对不同年龄段,新措施提出优化亲子娱乐服务,并通过推出适合老年人的文旅产品,发展银发经济。根据中国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2024年上半年,中国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2.73万亿元,同比增长19.0%。这是2024年中国经济的一个亮点。

  中国发展成果关乎全球共同繁荣的愿景

  外媒普遍认为,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稳步发展对全球发展至关重要,并将继续对世界的未来发挥巨大作用。

  菲律宾《马尼拉时报》发表题为《为什么中国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的文章称,2024年中国经济增长5%,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发达经济体因高通胀、地缘局势紧张导致增长放缓给全球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中国经济发展聚焦新兴技术和绿色转型,促进了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文章认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促进全球贸易和强化供应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中国工业生产和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巩固了全球供应链,让使用中国机械、设备和技术的国家从中受益。中国国内消费态势向好,特别是对进口商品的需求正在上升,给外国企业带来商机。聚焦创新、可持续发展和国内需求的中国经济,能够实现均衡且有韧性的增长,对全球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欧洲《现代外交》杂志网站发表评论文章,在看好2025年中国经济前景的同时,指出中国发展势头将对世界经济、技术和生态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为全球创造共同发展的机遇。文章称,2024年中国经济强劲复苏,这一增长势头不仅巩固了中国作为全球经济稳定器的地位,也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强适应性。对于在投资和贸易领域同中国联系密切的国家而言,中国的经济成就意义重大。中国采取了积极有为的政策,致力于有效应对内部经济结构调整和外部环境不确定性造成的双重挑战,这样的做法不仅提振了全球投资者的信心,更在动荡不安的当下进一步放大了中国为稳定全球经济发挥的关键作用。文章乐观展望了中国2025年经济增长与创新发展前景,呼吁国际社会加强与中国的合作,携手构建共同未来。

  美国《欧亚评论》网站刊发学者伊姆兰·哈立德的署名文章称,中国的发展成果不仅是一组数字,更关乎在互联互通的世界中实现共同繁荣的愿景。2024年中国对关键贸易伙伴进出口显著增长,全球贸易大国地位稳固。2024年中国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6.4%,占中国进出口总值的比重首次超过50%,凸显了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伙伴之间日益密切的经济联系。此外,即便全球不确定性加剧,中国与欧盟、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往来仍得到加强,在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中展现出强大韧性,互利超越博弈,讲述了一个务实合作的故事。这些数据表明世界与中国相互依存,二者经济发展轨迹紧密相连,并在每一次合作中不断加深联结。展望未来,中国与其合作伙伴们有望携手推动经济增长,促进联系与合作。

(责编:杨光宇、胡永秋)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微信扫一扫
提供新闻线索微信扫一扫
提供新闻线索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