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票房“狂飙” 国产动画IP解锁经济“富矿”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2025年的春节档,中国电影市场以一场“红红火火”刷新了历史纪录。
据国家电影局统计,2025年春节档(1月28日—2月4日)总票房达95.10亿元,观影总人次1.87亿,总场次数346.8万场,平均票价50.8元,刷新了中国影史春节档票房和人次纪录。
北京市民潘女士向记者分享了她与家人的观影经历:“春节就盼着一家人整整齐齐、热热闹闹的,看电影成了我们的首选。一开始选了新上映的国产动画,画面和剧情都特别吸引人。看完一部后,大家都意犹未尽,索性又接着看了另一部,连续坐了7个小时。”
像潘女士一家这样的观众不在少数,春节档电影已然成为家庭团聚、共享欢乐时光的热门选择。北京朝阳一家影城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节档的客流量明显超过去年,从预售阶段就异常火爆。我们影院的爆米花销量也跟着水涨船高。”
据网络平台数据显示,截至2月9日10时42分,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新片总票房(含点映及预售)突破130亿元,《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称《哪吒2》)持续断层领跑中。
在北京望京的一家影院,《哪吒2》的每一场放映几乎都座无虚席。“这部续作不仅延续了前作的高水准制作,在剧情和视觉特效上更是全面升级,吸引了大量家庭观众和年轻群体。很多观众都是冲着它的口碑来的,甚至有不少人二刷、三刷。”该影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这一现象,绝非偶然。电影从业者白鑫分析,“这既是中国电影多年来努力发展的成果体现,也反映出观众对于优质动画内容的强烈渴望。以经典神话IP为基石,进行全新的故事演绎,这种内容创新为《哪吒2》的成功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的崛起离不开政策扶持、资本投入和技术创新的多重助力。
记者注意到,电影市场的繁荣正在辐射至更广泛的经济领域。以IP带动周边经济已成为重要的收益来源。今年春节档上映的6部影片均通过跨界联动推出周边产品,合作品牌超过30家,覆盖文创、潮玩、黄金珠宝、数码等多个领域。这些周边产品,不仅是电影文化的延伸,更是将电影IP的影响力从大银幕拓展到了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
“国产动画IP生态化是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四川大学双创办专职副主任吴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IP运营需以“文化深耕”为核心,既要借力传统文化母体的生命力,又要注入时代精神与科技美学。例如,成都推出的城市文创IP矩阵平台,围绕熊猫、三国文化等标志性符号,打造了“成都可爱”“成都传奇”等系列IP,挖掘了金沙遗址“神鸟”等历史元素,并通过数字技术实现年轻化表达。
“国产动画电影正从单一的票房经济向IP生态构建转型。”华侨大学教师郭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短期票房固然重要,但长期IP价值的维护和开发更为关键。IP的持续生命力不仅依赖于票房,还需通过衍生品、文化影响等方式在观众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郭琦认为,影视IP长线价值体现在实体经济,例如,《三体》IP催生了成都“三体主题公园”,北京石景山科幻产业园也打造了“元宇宙乐园”。这进一步证明,影视IP商业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潜力。他同时建议,借助主题公园等形式,让优质IP创造更多实体经济增长点,推动国产动画电影产业繁荣。
高质量国产动画影视IP的迅猛发展,也为高校带来了机遇与挑战。
对此,郭琦建议,高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一方面,高校应加强影视专业人才的培养,优化教育体系,提升创作者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高校也应鼓励非专业但对影视创作充满热情的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让他们在影视领域发挥创新潜力。高校还可以通过“专博”结合的方式,为影视产业输送更多高质量人才,推动国产电影IP的可持续发展。
吴迪还表示,教育的目标是为民族复兴和地方发展服务。她以四川高校师生参与《哪吒2》制作为例,指出这一合作不仅助力“四川造”电影登顶全球票房榜,更体现了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的区域产业升级模式,体现了能力形成与价值塑造合力的教育现代图景。教育应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和产业需求,培养能够领军区域经济、讲好中国故事的创新型人才。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6066173860781061.jpg)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微信扫一扫
提供新闻线索](/NMediaFile/2022/0801/MAIN202208010935511458538308755.jpg)
提供新闻线索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