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河南周口淮阳中学教师刘华东多年开展趣味物理教学——

用“魔法”点亮孩子们的科学梦想(守望)

本报记者 毕京津
2025年02月13日05:5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小字号

  刘华东和小朋友们在做科学实验。
  资料照片

  “我是带着学生‘单手劈砖’、玩‘火焰掌’的物理老师。其实,让学生劈开砖的不是我,是物理知识的力量;会‘变魔法’的也不是我,是神奇的物理规律。我叫刘华东,来自河南周口淮阳中学。”在网上录制科普视频时,刘华东老师这样介绍自己。

  此前作为一所农村学校,淮阳中学器材有限,很难开展实验课程。一些抽象的高中物理知识很难理解,有些学生学习时感到很吃力。

  如何有效提高同学们的物理学习能力?刘华东的答案是,得先让同学们喜欢上物理这门科学,“只有亲身体验,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习兴趣,使知识成为快乐的源泉。”

  在备课时,刘华东尽可能把书本中的物理概念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的现象,让学生亲身体验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他把有趣的实验融入教学中,让学生亲眼见证物理的“神奇魔法”。“许多时候,教材上就只是写着‘根据某次实验结果得出’,但如果能让‘某次实验’生动展现在学生面前,他们会对物理原理有更深的理解。”刘华东说。

  准备趣味物理实验,需要寻找各种材料:绳子、易拉罐、塑料瓶,甚至是砖块、瓦片……刘华东把这些材料都收集起来,办公室也成了“杂货铺”。

  讲解摩擦力时,刘华东让学生尝试徒手掰苹果,然后一起吃掉实验成功的“果实”;引导学生探究动量,他会准备头盔和西瓜,进行一场“头盔保护西瓜”的实验;为了让学生体验碰撞的影响,他用上砖块和瓦片,让学生体验一把“单手劈砖”……丰富有趣的物理实验,使学生们成了刘华东的“粉丝”,物理课也因此成了孩子们非常喜欢的课程。

  课堂之外,刘华东也处处留心,寻找学生们关心的事件与物理学习的连接点。2021年12月,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刘华东组织学生一起收看。12月25日清晨,中国空间站过境淮阳上空,刘华东特意带着同学们在操场上一同观测。刘华东和学生们在北京录制一档节目时,还与航天员王亚平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互动,王亚平给淮阳中学的学生们留言:“心有凌云志,手可摘星辰。”物理连接起了地面与太空,学生们因此更加热爱科学。

  除了教学,刘华东还一直坚持科普。2016年,淮阳区农村中学科技馆落户淮阳中学,需要招募科普志愿者。刘华东主动请缨,利用周末和节假日给校外来参观的孩子们做科普。迄今,科技馆已累计接待参观者20万人次。

  “让科普流动起来”是刘华东一直以来的心愿。他不满足于一馆之内的科普工作,还常常带上实验器材下乡科普。一辆汽车、一张折叠桌、几个大箱子,就组成了“科技馆”下乡的家当。每次科普活动结束,孩子们都不舍得离开,东摸摸西看看,甚至想把器材带回家里,再复现一次实验情景。每当听到“老师,您什么时候再来?”刘华东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滋味——“孩子们对未知的好奇心、对科学的渴望是一样的,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帮更多孩子点亮科学的梦想。”

  《 人民日报 》( 2025年02月13日 06 版)

(责编:胡永秋、杨光宇)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