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经济大省优势引领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孟 珂
2025年03月31日08:50 | 来源:证券日报
小字号

原标题:经济大省优势引领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3月份以来,多个经济大省召开会议传达全国两会精神,纷纷表示将“挑大梁”“打头阵”,以“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创新融合”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事实上,从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科创成果惊艳“出圈”,到化工冶金、装备制造等产业改造提质,我国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方面,正逐步由“涉浅滩”向“入深海”跨越。面对创新发展新机遇、新形势,经济大省须加力推动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建设以科技创新引领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答好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时代答卷”。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经济研究部副部长刘向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带动作用,需要经济大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动能积厚成势、传统动能焕新升级,引领经济持续向好发展。

经济大省“挑大梁”

经济大省,是稳住全国经济基本盘的“压舱石”。2024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等经济10强省份,以全国约两成的国土面积贡献了超六成的GDP,“挑大梁”特征日益凸显。因此,在复杂的外部环境下,要敢于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是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路径,对推动各省市区域的科技成果更好对接市场需求、加快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等有重要意义,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形成的内在动力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3月份以来,多个省份召开会议谋划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结合自身资源禀赋打出“组合拳”:广东表示,“抓住科技创新这一关键变量,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江苏提出,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坚持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新赛道并重,着力打通制约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的堵点卡点,加快建设“一中心”“一基地”,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肖本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经济大省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我国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需要。从各地情况来看,形成了“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既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也为新兴产业培育沃土。

“广东、江苏等经济大省地处东南沿海地区,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对外开放水平较高,教育和人才资源丰富,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重要位置,均属于经济发达和科技创新活跃的地区,是新技术新产品应用的示范基地,数字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方面发挥着技术策源地、科技成果孵化地和现代产业集聚地等作用,不仅是创新发展的排头兵,也是产业升级的引领者。”刘向东说。

深化协同创新成关键

吴丹同时表示,目前各省对推动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仍在探索发展中,尚存在技术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相关复合型人才短缺、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等问题。

“当前我国科技成果和产业需求之间存在资源错配的突出矛盾,即科技创新转化效率偏低,一些优秀的科技成果并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在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之间不能有效形成良性互动,有些省份科技创新方面仍有待加强 ,区域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刘向东说。

谈及如何实现“研产”的“价值共振”,刘向东表示,经济大省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着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的地位,支持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融合,深化区域协同创新,通过创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吸引并整合创新资源,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吴丹建议,应加强政策顶层设计、深化机制创新改革,扎实推进各省重要试点与重大项目建设,将科技产业融合发展路径走深走实。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日前在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要在激发传统产业活力、加快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积极布局未来产业上下更大功夫,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新动力。

(责编:杨曦、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组图:“开往春天的列车”即将进站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记者王天乐)随着清明假期和春季旅游踏青高峰季的到来,已开行17年的北京“长城号”和谐内燃动车组,日前完成了首次涂装大修换新,即将重新上线。 线路开通17年来,每到春季清明节前后,穿行于S2线上的“长城号”内燃动车组与沿线长城、群山、花海交相辉映,常被人们誉为“开往春天的列车”,也已成为首都北京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和旅游网红打卡地。…
北京按下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快捷键”
  人民网北京3月30日电 (记者孙博洋)近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综合配套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正式发布。 据介绍,《方案》坚持企业视角、问题导向、改革开路、前瞻引领、安全可控,在全面总结评估前期数据出境政策实施效果、深入调研了解企业急需诉求基础上,从政策供给、数据利用、企业服务、技术应用、产业促进、安全监管等多个维度,统筹提出了一揽子创新举措,突出系统性、体系化设计,实现了谋篇布局上“由点的突破到面的拓展”,是首个促进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的综合性配套改革文件,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从“以落实国家数据跨境流动基础制度创新实践1.0版”向“以促进数据资源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通利用2.0版”加快迭代升级。…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