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多元业务布局看地产行业发展新潜力

人民网北京4月3日电(记者许维娜)在当前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与变革的大背景下,从业者的发展策略与经营表现备受关注。
从行业整体数据来看,近年来,房地产市场告别了过去的高速增长阶段。在销售方面,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的增速明显放缓,土地市场也相对低迷,房地产行业已进入深度调整期,传统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行业需要寻找新的增长潜力点。
为推动房地产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行业企业不断探索。以华润置地公布的2024年业绩报告为例,数据显示,2024年企业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788亿元,同比增长11%,核心净利润254.2亿元。其中,经常性业务营业收入占比达14.9%,利润贡献首次突破百亿,占比提升至40.7%。全年维持37%的派息率,全年每股股息预计为1.319元。
开发销售型业务作为行业传统关键板块,其表现对企业整体业绩具有重要影响。年报数据显示,2024年,该企业实现签约额2611亿元,行业排名升至第三,25个主力城市的市占率位居前五。
“第二增长曲线”是房地产行业寻找持续增长动力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
年报还显示,经营性不动产和资管业务成为华润置地业绩和长期稳定现金流的主要贡献者。一方面,全年购物中心实现零售额1953亿元,整体经营利润率61%,再创历史新高;另一方面,旗下资产管理业务规模达到4621亿元,构建华夏基金华润有巢REIT、华夏华润商业资产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两大公募平台,不动产“投融建管退”体系逐渐完善。
战略定位是企业竞争的关键。年报显示,2024年,华润置地持续深化“城市投资开发运营商”定位,以核心城市重大项目为实践载体,有机整合多元赛道,在片区规划、城市更新、产业整合、空间运营等不同阶段和领域积极探索,形成多种不同类型的城市投资开发运营样板模式。
比如,在深圳南山,建立大型片区综合运营模式,涵盖智慧运营、文化活动、商圈统筹、城市空间服务等。基于此,将经验推广至全国,形成温州龙港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模式,三亚海棠湾的“文商旅片区统筹”模式,以及深圳大运的“文商体建设运营”模式。
稳健的财务状况,也为企业保持业务运营效率以及拓宽新业务提供了重要支撑。华润置地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该公司坚持增收节支、以收定支,严守现金流安全底线。年末现金储备1332.1亿元,同比增长16.5%,总有息负债率及净有息负债率维持行业低位,整体加权平均融资成本创历史新低,标普、穆迪及惠誉维持BBB+、Baa1和BBB+的行业最佳信用评级。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