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品质量升级 业界聚焦检验检测设备自主可控

人民网北京4月17日电 (记者孙博洋)检验检测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日举行的《自主创新科学仪器设备关键要素评价指南》和《测试分析仪器功能和质量评价通则》两项团标宣贯会上,与会专家认为,应推动检验检测仪器设备自主可控,推动国产相关产品质量升级。
据了解,近年来,国产替代呼声渐高,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一定进步,但国产仪器设备推广仍面临诸多难题。一方面,行业内卷和同质化竞争严重,国产仪器被贴上中低端标签,市场秩序混乱;另一方面,国外技术壁垒高,部分机构盲目采购国外产品,造成资金浪费。此外,尽管早在十几年前就有机构开展国产仪器评测活动,但因模式转变、评测体系不统一等问题,未能持续发挥作用。而当前评测环节更是因组织机构不明确、流程管理不明确以及测试手段不明确导致国产仪器验评缺乏客观性、权威性与科学性。
原国务院参事、中国检验检测学会标准化专家委员会首席顾问张纲认为,高端科学体系和检测设备的培育发展至关重要。科学仪器和检测设备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从国家战略层面来看,科学仪器和检测设备是我们完成国家科技强国、质量强国、制造强国等战略任务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撑。
学会测试装备分会为与会人员介绍了行业发展与标准实施的意义。来自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对两项团体标准进行标准解读、技术要点分析。仪器设备制造企业分别分享了企业应用案例,在互动答疑、分组讨论环节,各组代表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同时,学会为两项团标的起草单位颁发证书。
据主办方介绍,会上,与会各方达成了三项重要共识:其一,强化标准在产业升级中的引领作用,全力推动国产仪器在“高精度、高稳定性”技术方面实现突破;其二,建立健全完善的验评体系,细化技术指标与操作规范,加强标准应用;其三,通过构建高水平区域化体系,涵盖标准制定、评价实施、检测支撑以及机制创新等多方面,有力推进高端设备国产化进程。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