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专利保护运用 促进创新驱动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今年是专利法实施40周年。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专利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有力推动了创新型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与时俱进推进专利制度改革创新,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专利制度供给和技术供给。
新时代以来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专利法完成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高标准的专利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引入了专利开放许可制、药品专利保护期延长制度和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等。同步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专利代理条例》以及《专利审查指南》的配套修改,使我国专利法律制度更加健全。
专利数量和质量稳步提升。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475.6万件,是世界上首个国内发明专利有效量突破400万件的国家。PCT国际专利申请量和海牙体系外观设计申请量均跃居全球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量达到134.9万件,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发明专利拥有量全球最多。
专利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压减至15.5个月,专利审查社会满意度始终保持在满意区间。在全国建设125个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为社会公众提供集快速授权、快速确权、快速维权于一体的维权渠道。设立80多个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分中心,累计为企业提供指导服务2400余次,帮助企业挽回经济损失超过380亿元。
专利转化运用加速推进。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首次完成全国2700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134.9万件存量专利盘点和价值分析,与45万家企业进行精准对接、匹配推送。2024年,全国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61.3万次,同比增长29.9%;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转让许可备案次数达到7.6万次,同比增长39.1%。2023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6.87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13.04%。
专利国际合作不断深化。深度参与全球知识产权治理,加入《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推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成功缔结《知识产权、遗传资源和相关传统知识条约》和《利雅得外观设计法条约》。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合作在华建设202家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依托全球专利信息资源助力国内创新发展。专利审查高速路覆盖84个国家,有效便利了中国企业海外专利获权。
我国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中国排名提升至第十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累计上升了24位,成为世界上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集群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各国之首。
推动我国专利法律制度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完备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执法司法体系,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保障”“要在严格执行民法典相关规定的同时,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这些都给专利制度带来了新的挑战。我们要加快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与科技发展前沿相匹配的专利制度,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推动专利事业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和加强党对专利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价值取向、政策导向,加快建立高效的知识产权综合管理体制,全面加强对国家战略的支撑和协同,更好融入和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坚持守正创新深化知识产权领域改革。主动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和科技革命、产业变革需要,积极构建更加适应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时代发展的专利制度,进一步突出质量导向,通过高水平创造、高质量申请、高质量审查,提升我国专利质量整体水平,构筑科技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
统筹好在制度完善过程中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与体现中国特色的关系。着眼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和现实发展的需要,更有针对性地借鉴世界各国专利制度发展的先进经验,努力构建与我国国情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制度,持续提升我国在国际知识产权领域的话语权和影响力,营造良好国际环境,更好维护国家利益。
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我国专利事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完善专利法律制度,加强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时修改完善专利相关法律法规,健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领域新业态专利保护和运用规则,更好适应新技术新产业发展需要。认真编制知识产权“十五五”规划,深入研究未来五年我国专利事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思路、战略举措。
着力提高专利质量,加快实现由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转变。持续提高专利审查质量和审查效率,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专利审查工作中的应用,严把专利审查授权关,加强创造性审查,提高专利保护的及时性和所授权利的稳定性。聚焦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鼓励和支持创新主体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形成一批高价值专利组合,推动更多中国专利纳入国际标准、布局全球市场。
不断强化专利保护,有效维护权利人合法权益。严格落实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健全专利行政裁决机制,优化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布局,统筹做好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坚决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规制专利恶意无效行为,让各类企业安心经营。加强专利普法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促进专利转化运用,更好支撑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持续梳理盘活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深化权益分配机制改革,切实解决专利转化渠道不畅、动力不足等问题。健全专利代理质量监测和信用评价机制,推广使用代理服务政府采购标准,促进专利代理优质优价,夯实专利质量基础。
深化专利国际合作,提升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积极参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推动完善全球专利体系和生态系统。继续加强多边、小多边和双边知识产权国际合作,特别是“一带一路”知识产权合作,推动更多中国专利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落地实施,让创新创造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作者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党组书记、局长)
《 人民日报 》( 2025年04月26日 07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