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国内消费增长潜力巨大(感言)


服务消费增长存在巨大空间,包括医疗、教育、文旅等。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后,成长型、享受型的消费将持续增长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呈现向好态势,展现强劲活力和韧性。即使存在外部冲击和不确定性,中国外贸效益提升、市场多元,增长势头良好;国内消费稳健增长,今年前5个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快速发展,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拉动消费增长并不容易,涉及社会文化、收入结构、社会保障等多重因素。中国需继续扩大内需,深化国内消费市场改革,优化服务业结构,扩大消费规模。
在消费端,要进一步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络,让居民消费没有后顾之忧。政府已经加大了投入,多方面提高民生保障,例如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出“以旧换新”促消费活动、发放消费券等。同时,要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近年来,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实现基本同步,去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同比实际增长6.3%,城乡居民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不断筑牢消费底气。
在供给侧,要看到供给不平衡依然明显,特别是服务消费占GDP的比重仍需提升。从国际经验看,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后,消费结构将加快转型升级。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增长存在巨大空间,包括医疗、教育、文旅等。在满足基本物质需求后,成长型、享受型的消费将持续增长。
如何进一步以优化供给扩大消费?首先,要看到消费者年龄结构存在差异,要为不同年龄段的人提供更适当的、更丰富的商品和服务组合;其次,要推动服务业开放提速加力,在医疗康养、文化旅游等领域拓展新场景,发展休闲消费、高端消费、时尚消费、新型消费等;最后,不断以先进技术赋能供给端转型升级。
一段时间以来,由于传统奢侈品市场的消费下降,有一些“消费降级”的声音,但我认为这仅体现了消费观念的转变。要看到,多种新兴产品的消费在不断增长,科技含量高的自主品牌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中国推动消费增长潜力巨大。
(作者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副总裁、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资深专家,本报记者林子夜、詹蕙兰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25年07月03日 1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热门排行

提供新闻线索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