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 专家热议公共数据资源开发


人民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许维娜)作为全球数字经济大会的重要专题论坛,第五届中国数据要素50人论坛近日在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行。
本届论坛以“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为主题,汇聚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围绕数据要素领域热点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发布多项创新研究成果,为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提供新思路与新方向,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联合国科学和技术促进发展委员会执行主席彼得・梅杰通过视频致辞时表示,数据共享的新秩序应基于权利,所有数据共享都必须置于对人权保护的框架内,严格遵守隐私和伦理规范,将人的尊严置于数据开发利用的核心。通过透明机制和安全保障,在政府、企业和公民之间建立坚实的互信基础,以相互信任为纽带,实现跨境数据共享和流动。
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董治良表示,数据资源是关键生产要素,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对经济社会的作用意义重大,推动政务数据有序共享是释放公共数据要素价值的关键。他提出三方面建议:一是以法治思维破除数据壁垒,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标准规范,构建协同机制;二是在法治轨道上激发数据要素潜能,推动公共数据资源安全有序开放、创新开发利用模式,聚焦应用场景牵引;三是靠法治利剑筑牢安全底线,压实全链条责任,强化数据全生命周期防护,严惩违法违规行为。
“高质量数据集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将会进一步发挥数据要素和人工智能融合的倍增效应。”论坛主席王春晖表示,构建良好数据要素市场生态体系,应当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
“政务数据有效和有序共享对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湖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江必新表示,政务数据共享不是政府的“独角戏”,而是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监督的系统工程,要着力构建多方协同的“数据共同体”。
国家数据发展研究院院长胡坚波表示,公共数据是深化数据要素市场化改革的风向标,公共数据资源的共享、开放与授权运营构成公共数据价值释放的三大支柱。中央层面首次系统部署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一是着力激发供数动力,聚焦破除公共数据流通使用的体制障碍,机制性梗阻,推动解决供给侧矛盾。明确共享、开放、授权运营三种公共数据开发利用方式;二是着力释放用数活力,重点丰富数据应用场景,鼓励各方利用公共数据资源开发更多产品,提供更好的服务,繁荣数据产业发展生态;三是着力规范授权运营,重点明确授权主体责任义务,将授权运营纳入各地区各部门“三重一大”决策范围,要规范运营机构行为,运营机构不得实施垄断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对此,要强化多维度监管,行业监管、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要并行发力。
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副主任王建冬表示,中心统筹协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机构分层级进行数据要素价格监测工作,重点分析数据要素价格变动原因、趋势,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形成监测分析报告并提出预警建议。在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的价格形成机制上,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数据管理部门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核定最高准许收入,最高准许收入包括经营成本、准许利润和税金。
此外,本届论坛还发布了个人信息保护影响评估与合规审计体系、生成式人工智能标注安全能力认证体系、数据资产DCAPM定价模型三项数据要素创新研究成果,为行业发展提供支撑。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