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青藏高原人工草地面积 34年来增加2.4倍

2025年07月09日08:31 | 来源:科技日报222
小字号

原标题:青藏高原人工草地面积 34年来增加2.4倍

科技日报讯 (记者颉满斌)记者7月7日从兰州大学获悉,该校教授贺金生团队研究发现,从1988年到2021年,青藏高原人工草地面积增加了2.4倍,其中青海省的增长尤为突出。相关研究日前发表在国际期刊《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上。

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增强的影响,过去30年间,青藏高原部分地区的天然草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退化。人工草地是天然草地的补充,其快速发展带来的生态影响引发学界关注。

贺金生团队构建的随机森林二值分类模型,使用了精选训练样本训练,而后在两个气候地貌迥异的试验区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总体精度达97%,表明该模型适用于青藏高原人工草地制图。研究首次基于卫星遥感数据,构建了自1988年以来34年间的青藏高原人工草地分布数据集。

“我们通过为期3年的大量野外考察,明确了青藏高原地区现存的主要人工草地类型,包括垂穗披碱草、扁茎早熟禾、紫花苜蓿、黑麦草、燕麦和青贮玉米等。”贺金生介绍。

研究发现,到2021年,青海省和西藏自治区共有人工草地157万公顷,其中青海省占70%,西藏自治区约占30%。这些人工草地主要分布于水热条件较优的区域:青海省人工草地集中在环青海湖、祁连山、海南州和黄南州;西藏自治区人工草地多见于藏北、藏东南及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及年楚河流域。青海省的人工草地呈现集聚特征,而西藏自治区则相对分散。

此外,研究表明,由于定义不统一,各类统计数据所反映的人工草地变化趋势与遥感数据并不完全吻合,未来还需进一步科学评估天然草地转变为人工草地后所带来的生态和环境效应。

据介绍,该研究明确了青藏高原人工草地的空间分布信息,为促进青藏高原的生态保护和草牧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

(责编:杨曦、李楠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