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广州建博会聚焦智能照明新趋势
222
7月8日,第27届中国(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启幕,AI赋能下的智能照明技术集中亮相,成为本届展会的一大亮点。
技术突破:无线照明提升适配效率
传统照明系统多依赖预埋线路,施工复杂、扩展性差。此次展会展示的新一代无线智能照明解决方案,通过集成多种通信协议,实现“即插即用、靠近配对”的快速部署,用户可在无需改动结构的前提下灵活配置个性化照明系统。
“通过新方案,将原本需三天完成的施工调试压缩到三小时,后期调整也无需专业人员上门。”榜威科技创始人张军君介绍说,该技术的应用大幅降低了智能家居产品的使用门槛,加快了从专业安装走向大众应用的步伐。
AI交互:灯光理解自然语言指令
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照明系统引发广泛关注。不同于以往依赖固定语句和遥控指令的新旧模式,该系统支持自然语言识别,用户通过语音即可触发场景切换。
“我想练瑜伽”“给我一个清凉的空间”等日常表达,系统可即时识别并生成相应光谱变化,实现与用户情绪的即时响应。“接入AI之后,灯光仿佛‘懂得了人心’。”一位现场观众体验后表示。
情绪赋能:重塑“光与人”的关系
在展区,不少观众被“情绪场景”彩光吸引。当观众表达对“莫奈花园”的喜好时,系统自动匹配其代表画作《睡莲》的色彩组合,实现色彩心理学与视觉体验的有机融合。
“智能照明不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营造。”张军君表示,新一代照明系统正在向情绪疗愈、氛围定制等方向延展,成为连接人、空间与感受的情感介质。
构建生态:打破“协议孤岛”,推动互联互通
面对行业长期存在的“协议不通、平台割裂”等技术孤岛问题,多家企业呼吁并积极构建开放互联生态,建议通过统一标准、加强兼容性,推动行业共建共享。他们表示,破解智能家居设备间的“壁垒”不仅需要企业技术投入,也离不开政府引导和行业协同,应共同推动标准化建设与平台开放,真正实现用户体验的一体化提升。
向未来延伸:智能照明加快走进千家万户
当前,智能照明已从节能环保转向场景智能、用户主导、生态协同的新阶段,正逐步走进家庭、医院、办公楼宇与公共设施等更广阔的空间。
本届建博会见证了中国智能照明产业从“照明工具”向“情绪伴侣”的跃升,也折射出数字中国建设中智能终端在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质量方面的巨大潜力。未来,随着AI持续赋能与标准体系不断完善,智能照明将在更多城市治理、康养服务、绿色建筑等场景中发挥更大作用。(记者 董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工信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
- 人民网北京7月9日电 (方经纶)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官网消息,7月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建议)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践行货款支付周期承诺和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等的问题(建议)反映,协调相关方面推动解决。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相关负责人介绍,本窗口主要受理4类问题(建议):一是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在采购合同中约定的付款期限超过60天;二是重点车企设定不合理的支付期限起算时间、无正当理由拖延出具检验或验收合格证明等方式变相延长支付期限,以及以收到第三方货款作为支付条件或按照第三方支付比例支付款项;三是重点车企强制或变相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应收账款电子凭证等非现金支付方式;四是重点车企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不力的其他问题。…
- 评论
- 关注































微信扫一扫


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权威资讯
报道全球 传播中国
关注人民网,传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