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活力中国调研行

活力中国调研行 | 这两只鸡为啥都有“芯片”?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刘天亮 陈凌 杨颜菲
2025年07月11日10:37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22
小字号

这两天,记者在江西采访时,遇到了两只鸡,一只是白羽肉鸡,一只是泰和乌鸡。这两只鸡,有个共同特点:都有“芯片”。

半导体需要芯片,鸡为啥也需要芯片?其实,这都跟种质资源有关。

以前,白羽肉鸡种源长期依赖进口,容易被“卡脖子”。种源自主可控,发展的根基才牢固。2021年,经过10年潜心攻关,圣农集团研发的国产白羽肉鸡新配套系“圣泽901”,通过国家审定,并推广至全国各地。从此,白羽肉鸡有了“中国芯”。

白羽鸡。 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供图

白羽鸡。 江西圣农食品有限公司供图

泰和乌鸡,历史悠久,被誉为“世界珍禽”,养殖史可追溯至2200多年前,是唯一可以入药、唯一上过太空的鸡。因为药用价值、食用价值、观赏价值、经济价值都比较高,一度有人用别的种类仿冒泰和乌鸡。

江西泰和县联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浙江大学等,研发和绘制全基因组SNP芯片和纯种泰和乌鸡基因图谱。乌鸡有了“芯片”,筛选制种、提纯复壮就有了支撑;每只乌鸡都有“身份证”,都能查到“族谱”,消费者就能更好吃上“放心鸡”。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农业种质资源是现代种业发展的基础。两只鸡里,有以产业振兴助力乡村振兴的启示,也有“加快实现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的智慧。

(责编:杨曦、李楠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