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活力中国调研行

活力中国调研 | 滕王阁,AI+AR眼镜喊你补背序bug!

人民日报客户端江西频道 刘天亮 周欢
2025年07月12日11:48 |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222
小字号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7月10日,在位于江西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内的公司展厅,灵伴科技rokid创始人祝铭明戴上6月底刚下线的全球首款AI+AR眼镜,“背诵”《滕王阁序》。

“没背,念!”祝铭明取下AI+AR眼镜,记者上前一看,原来《滕王阁序》清晰地显示在镜片上。

“滕王阁景区背序免门票,带上AI+AR眼镜,是不是都可以’免票’了。”大伙笑言。

当然,眼镜和数智技术的结合,应用场景远不止于此。这款AI+AR眼镜,有实时中英文互译功能,还能看视频、读微信、接电话等。戴上AR眼镜,在园区的眼镜博物馆,能自动显示眼镜发展历史、鹰潭眼镜产业发展历程等导览信息,不需要导游讲解,十分方便。

作为全国五大眼镜产业基地之一,鹰潭和眼镜结缘已久。早在清嘉庆年间,鹰潭就出现了眼镜作坊和眼镜销售帮会组织,“一副担子满天飞,走遍广东走辽西”这句顺口溜是早些年鹰潭“眼镜人”外出闯荡的生动写照。1976年,余江区组建48人的“中童公社眼镜服务组”,拉开了现代眼镜产业发展序幕。20多年前,余江区将眼镜产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培育,规划建设鹰潭(余江)眼镜产业园,逐步形成涵盖原材料、配件、镜片、电镀、成品眼镜及设备制造的完整产业集群。

“AR产业看中国,我们的技术研发和应用场景都走在世界前列。”祝铭明对智能眼镜的未来充满自信。从一副扁担走天下,到如今AI+AR智能眼镜与传统眼镜比翼齐飞,余江正以科技为翼,开启产业发展新纪元。截至2024年,产业园已集聚企业300余家,培育自主品牌90余个,获授专利137项,产品远销60多个国家,实现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08.22亿元。

(责编:杨曦、李楠桦)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