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助力打造“花园式”污水处理厂


草木郁郁葱葱,花朵静静盛开,空气清新干净,漫步其间,有种置身花园的错觉。其实,这里是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打造的“花园式”污水处理厂。
日前,记者跟随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节能环保集团联合组织的“走进新国企·中国节能绿色工厂”融媒体采访活动,来到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旗下的合肥市小仓房净水厂。
“我们采用了人工智能水务系统,实现了污水处理的可视化、可预测、可控制和可预警,污水处理从自动化迈向了智能化。”小仓房净水厂厂长陈冬升说。
人工智能通过对进水、处理过程、出水的全方位自动采样和智能分析,让污水处理厂全工艺流程“看得清”。
“以往我们会对水质进行人工取样,但取样点少、周期长,难以实时把握水质情况。”陈冬升介绍,采用人工智能水务系统后,工厂水质取样点从10个提升到100个,通过智能检测技术的运用,实现了精细化水质数据采集。
人工智能水务系统还能通过算法模型,实现对水质“猜得准”。在这家工厂集控室的大屏幕上,记者看到,人工智能提前预测出了工厂的进水量、出水量、氨氮浓度、化学需氧量、总氮浓度、总磷浓度等各项指标。
这些水质预测数据,能够发挥什么作用?陈冬升解释说,作为安徽省规模最大的污水处理厂,工厂的设计污水处理规模为每天40万吨。但受季节、天气等因素影响,每天的进水量波动非常大:多则将近50万吨,少则20多万吨。同时,水质的变化也很大。人工智能提供的水质预测数据,帮助工厂运营团队提前掌握了水质波动情况。
“刚开始应用人工智能水务系统时,它对水质的预测准确率在80%左右。随着数据训练和算法模型的不断优化,预测准确度持续提高。未来,我们期待它的预测准确率能够达到98%。”陈冬升表示。
应用人工智能水务系统,除了可以准确掌握水质数据,还可以对污水进行精细处理。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式虽然自动化水平很高,但是依然需要人工调节。”陈冬升说,应用人工智能水务系统后,水泵的开启、药剂量的增减、曝气控制、回流控制等所有污水处理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和智能化调节。
他介绍,以往依靠人工调节,最快半小时对各种控制仪表调节一次。人工智能水务系统类似“自动驾驶”模式,每两分钟就可以自动对各种控制仪表调节一次,实现了污水处理的精细控制。
不仅如此,人工智能水务系统的在线预警算法如同24小时值守的“环保哨兵”,能够精准识别水质超标、数据异常等情况。“如果出现水质严重超标、设备仪表异常、工艺参数偏离、能效异常等情况,人工智能系统会进行提前预警,提示我们加强人工干预。”陈冬升说。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加强生态流量泄放调度管理
-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欧阳易佳)近日,水利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生态环境部、国务院国资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河湖生态流量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办法》对生态流量泄放调度、监测预警等关键环节作出具体规定,进一步完善生态流量全链条管理体系,为保障河湖生态用水、维护河湖健康生命提供制度支撑。…
- 4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 水利部维持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人民网北京7月22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消息,7月21日8时至22日8时,福建沿海、广东沿海和中北部、广西南部、海南西部、四川东南部、湖南北部、湖北西部、山东北部西部等地降了大到暴雨,其中福建漳州莆田、广东潮州、广西防城港、湖南常德等地降了大暴雨,吉辽闽粤桂川渝云鲁疆等地48条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7月22日上午,水利部滚动会商研判全国雨水情形势,安排部署暴雨洪水防御工作;向内蒙古、辽宁、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10省(自治区、直辖市)发出“一省一单”靶向预警,提醒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灾害防御、水库安全度汛等工作。…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