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下乡要适配当地


近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商务部、国家能源局5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首站活动在江苏如皋启动。以此为契机,新一轮扩内需新动能有望持续释放,消费潜力或被进一步释放。
从统计数据看,自2020年活动启动以来,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已形成显著规模效应。过去5年累计发布10批次500余款车型,销量近1500万辆,反映出绿色出行方式在乡村不断渗透、内需市场向县域纵深拓展,展示出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在扩大内需方面的强劲动能。
新能源汽车下乡,以释放农村消费潜力为重要考量,已成为推动供给与需求联动、投资与消费联动,以及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这项政策以绿色低碳转型为纽带,形成了多重战略价值,既通过降低出行成本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又借助产业链协同效应,带动充换电设施、智能网联等新基建向乡村延伸,为城乡要素双向流动搭建起高效畅通的绿色通道。新一轮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还将车购税减免、以旧换新等政策与县域充换电补短板试点相结合,比如在江苏如皋190余辆展车与充电桩企业协同下乡,彰显出政策从单点推广向系统赋能的升级。
也要看到,农村市场的特殊性对新能源汽车下乡构成一定挑战。当前,充电设施布局存在“重县城、轻乡村”的特点,部分地区电网容量不足、土地手续繁琐,导致“车能路云”一体化在乡村落地推广受阻。现有车型对农村坑洼路况的适应性不足,皮卡、轻卡等生产型车辆供给相对短缺,还不能有效满足“代步+生产”的复合需求。此外,售后网络下沉还存在一定滞后,“三电”系统维修难、成本高,更成为影响消费信心的重要因素。这些短板既反映出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也凸显了产品与服务供给之间还存在一些结构性矛盾。
破解这些堵点,应加快形成“基建先行、产品适配、服务兜底、认知升级”的系统化、立体化政策支持体系,从硬件支撑到软件配套,形成全链条供给闭环,让新能源汽车真正适应乡村、扎根乡村。
硬件建设层面,破解“车等桩”难题,构建覆盖全域的充电网络。优先在乡镇政府、农贸市场、卫生院等人口密集区布局公共充电桩,同步向乡村旅游重点村、特色产业集群村延伸,形成“15分钟充电圈”。可结合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通过专项债券、政策性银行贷款等工具,支持变压器增容与线路改造,确保充电桩“装得上、用得顺”。创新推广“个人桩+社区共享”模式,鼓励农户在自家院落安装充电桩并对外共享,既提高设备利用率,又能为农户增加收益。
产品供给层面,跳出“城市车型下乡”的思维定式,开发一批适配性更强的“乡村定制款”。鼓励车企丰富产品供给,比如针对泥泞土路设计的高底盘车型、针对农资运输强化载重能力的新能源微卡、针对多子女家庭优化空间的7座MPV等,在适配当地的同时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扩大适合乡村的新能源汽车消费。规范新能源二手车市场,建立统一的电池健康度评估标准,推动退役网约车、租赁车经过安全检测后进入农村市场,让农民以更实惠的价格就能买到续航可靠的二手车。
售后服务层面,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减轻农民消费的后顾之忧。可推动车企与县域经销商、维修厂共建联合服务站,配备“三电”系统检测设备与专业工具,将保养、维修、救援等服务拓展到乡镇一级。针对农忙时节用车集中的特点,开展“售后流动服务车”下乡活动,定期进村提供免费检测、电池维护等服务。更重要的是培养本土化人才,支持职业院校开设新能源汽车维保专业定向班,面向农村青年招生,毕业后返乡创业就业,既解决服务力量不足问题,又为乡村培育了新型技能人才。
消费理念层面,增加体验式服务,强化直观感受,引领农民消费认知转变。尝试在乡镇集市、文化广场举办新能源汽车嘉年华,设置泥泞路面试驾区、载重测试区,让农民直观感受车辆性能。联合电池企业通过APP实时推送电池健康数据,消解续航焦虑、安全顾虑。推广“村干部带头试驾”活动,由村两委干部先行使用新能源汽车,通过身边人说身边事,增强说服力。这些举措既能拉近技术与农民的距离,也能让绿色出行理念真正融入乡村生活。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高质量发展故事汇 | “AI大厨”巧炼特种钢
- 如果把人工智能(AI)大模型搬到要求更高、容错率更低的工业场景,它还能发挥作用吗? 在南钢,“AI大厨”上岗,打破了传统靠经验试错的研发范式,让炼钢从经验驱动向智能决策转变。 以液化气体船等高端船舶的关键材料——碳锰低温钢的研发为例,在材料研发过程中,碳多了钢就会变脆,锰多了则影响焊接性能,数十种变量因素相互影响。…
- 水利部针对浙江福建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 人民网北京7月25日电 (欧阳易佳)据水利部预报,受第7号台风“范斯高”影响,7月25日至27日,浙江、福建、广东东部、江西东部南部、湖南东南部等地将有中到大雨,其中福建沿海、浙江中部沿海等地部分地区将有暴雨;浙江钱塘江、椒江、瓯江,福建闽江、九龙江等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暴雨区内福建闽江下游大樟溪及沿海鳌江、龙江、木兰溪等中小河流可能超警。 7月25日14时,水利部针对浙江、福建省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要求两省水利厅和太湖流域管理局紧盯台风发展态势和移动路径,加强监测预报预警和会商研判,强化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统一联合调度和堤坝巡查防守,切实落实水库及在建工程防汛责任和安全度汛措施,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山洪灾害、城市内涝防御等工作,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