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对话企业家·向“新”而行

XREAL徐驰:以科技之“眼” 探索新“视”界

人民网记者 王仁宏
2025年08月02日09:25 | 来源:人民网222
小字号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方兴未艾,通用人工智能、新能源、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深刻改变着工业生产全流程,为各领域、各产业探索新场景、开辟新赛道、引领新方向提供变革动力。企业是市场主体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企业创新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事业的重要策源地。人民网《对话企业家》栏目推出“向‘新’而行”系列访谈,多角度展现各领域数智创新成果,同步记录企业家在行进中感知新质动能、推动产业变革的思考与实践。

戴上眼镜瞬间穿越,巨幕影院随身相伴,平面画作变身立体艺术……近日,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AR(增强现实)技术再次成为焦点。

潮涨潮落,AR产业为何在此时再掀热潮?被热议的“百镜大战”,是行业成熟信号还是短暂热度?备受期待的“下一代”消费级终端何时真正落地、走进生活?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与XREAL徐驰进行了一场对话。

2019年,XREAL首款眼镜形态的AR设备亮相。“轻巧机身+全功能体验”的反差感设计,让产品首发“亮相即亮眼”。“当时的AR设备还是头盔样式,我们用眼镜形态打破了这种固有认知。”徐驰回忆道。

对徐驰而言,这次“从0到1”的创业突破并非偶然。团队敏锐察觉到,消费级AR设备痛点在于“如何平衡体验与便捷”。这次亮相,让整个团队看到了AR设备从概念走向生活的可能。

创新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徐驰坦言,创业初期,团队便面临着对产品理念的艰难抉择——

第一代产品上线后不久,他们很快发现,相比较自身引以为傲的“大而全”,用户则更加关注“轻和巧”,对AR显示的需求更多集中在视频、游戏等娱乐场景。当时,正值“二代产品”即将量产的当口,面对“增与减”的艰难抉择,团队最终还是忍痛砍掉部分功能。

“技术人员最懂‘舍’的痛苦,但用户需要的是好用的产品,不是堆砌的参数。那一刻,我们意识到,真正的创新不仅要技术领先,更要贴合用户的使用场景。”徐驰说。

从结果看,这次“减法”不仅让XREAL收获了商业上的突破,也更加明确了“以用户为导向”的底层理念。

知易行难。置身全新领域,每一次与用户的靠近,都意味着一次从想象到现实的跨越。

“行业早期没有现成的解决方案,最难的事必须自己做。”徐驰介绍道,为了实现3毫秒的端到端延迟,团队曾耗时三年研发出全球首款AR专用芯片;为了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光学团队经历了数千次调试,最终将视场角调至57度。

造芯片、研光学,这份“死磕”源于团队对AR本质的深刻理解。“AR的核心是‘显示升维’。如果没有底层技术支撑,一切体验都是空谈。”

如今,这份坚持已结出硕果:近8年攻坚,XREAL产品零部件自研率已达65%,实现了等效68英寸到556英寸巨幕的体验跃升;至2025年,其累计销量超60万台。

“AR行业像坐过山车,曾先后经历过VR、元宇宙等概念热潮,现在又迎来人工智能的东风。”徐驰感慨道,一路走来,团队始终锚定一个目标:让AR眼镜成为替代手机的下一代终端平台。人工智能的加持,正在补上交互落地的“最后一块拼图”。

“显示升维后,交互也要跟上。人工智能有望革新设备与人之间的交互方式,从过去的‘指尖交互’逐步过渡至‘对话协同’。”徐驰兴奋地说,这种全新交互方式,让AR真正具备了大规模普及的可能。

每一次革命性创新,都伴随技术的长期攻坚与市场的巨大变革。面对行业“百镜大战”的竞争趋势,他保持着清醒:“蛋糕还很小,我们要一起把它做大。”眼下的AR眼镜产业不仅需要对技术的单点突破,也需要产业各方的生态协同。

“我们擅长硬件和底层技术,合作伙伴则带来场景和内容,这种强强联合才能加速行业成熟。”徐驰表示。

从当初7个人的“一次想象”,成长到对“革命性交互”的持之以恒,这个年轻的团队正用十年长跑印证一个道理:在硬科技领域,没有捷径可走。“只要方向正确,就不怕路远。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下一代消费级终端走进千家万户。”

“这次中国企业不再是追随者。在大模型、硬件创新等方面,我们已站在第一线。”他期待,随着技术迭代,AR眼镜能从家庭走向街头,从“一次尝鲜”变成“日常必备”,让每个人都能透过一幅眼镜,开启一个更加立体、智能、多元的新“视”界。

>>点击进入访谈专页<<

>>点击进入访谈专页<<

(责编:王仁宏、高雷)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