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经济·科技

全球首创技术让生物组织变为“玻璃态”

2025年08月12日08:41 | 来源:科技日报222
小字号

科技日报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张佳星)11日,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苑克鑫教授团队全球首创的生物组织透明化处理方法登上国际期刊《细胞》杂志。该方法能将不透明的生物组织转变为“玻璃态”,便于显微镜等设备对组织内部进行高保真三维成像。

生物组织的三维结构承载着丰富的生物信息,但由于其不透明,研究人员需要通过二维切片获取组织内部信息,即将样本切成几十层甚至上百层,再逐张拼接还原。

“这不仅耗时耗力,还会因物理切割造成组织变形或结构断裂,导致空间信息缺失和误判。”苑克鑫说,但现有透明化技术使用化学方法处理后,会导致组织出现明显皱缩或泡发,无法呈现生命状态下的组织原状。

为了兼顾透明和无形变,团队开展跨学科研究,自主研制出高折射率的离子液体。“基于该离子液体,我们开发了整套VIVIT组织透明化处理技术,首次将不透光的生物组织在低温下转变为‘玻璃态’。”苑克鑫介绍,玻璃态的样本不会由于形成冰晶对组织造成机械性损伤,可在-80℃下长期保存,随用随取。

论文中展示了啮齿类、非人灵长类和人类脑组织经处理后,神经突触等亚细胞级精细结构在显微镜下均清晰可见。团队还发现,离子液体处理后的样本经荧光染料染色后,其信号强度可提升2—30倍。这为跨尺度进行三维数据获取与空间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基于该项全球首创技术,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单神经元水平“输入—输出”的准确链接,为深入解析脑功能的神经环路机制提供了新的机遇。结合团队自主研发的重建算法,VIVIT技术还可构建从亚细胞到全器官的三维图谱,精准再现包括细胞器、神经突触在内的精细结构和位置,为各种器官绘制纳米级三维立体“画像”。

(责编:杨曦、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拥抱“中国技术” 一汽奥迪加速推动“油电共进”战略
  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焦磊)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持续增长、市场结构快速调整的形势下,豪华品牌正主动拥抱“油电共进”模式,在稳固燃油车基本盘的同时,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破局与均衡发展。 在近日举行的一汽奥迪技术周暨Q6L e-tron家族、A5L上市发布会上,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刘亦功表示,面对汽车产业“向智向新”的转型大潮,一汽奥迪坚守德系豪华标准,深入践行“油电共进”战略,构建了PPE豪华纯电平台和PPC豪华燃油智能平台,全面布局B级至D级市场,持续为广大用户提供高品质、智能化的产品。…
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
  人民网北京8月11日电 (记者欧阳易佳)8月11日18时,水利部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橙色山洪灾害气象预警:预计,8月11日20时至8月12日20时,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重庆东部、云南西北部等地部分地区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较大(黄色预警),其中,湖北西南部、湖南西北部、重庆东部局地发生山洪灾害可能性大(橙色预警)。其他地区也可能因局地短历时强降水引发山洪灾害,请各地注意做好实时监测、防汛预警和转移避险等防范工作。…
推荐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