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银行:助力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建成通车


九州腹地,十省通衢。河南是全国物流心脏──5条“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穿豫而过,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列居全国前列,“三小时铁路圈”长度累加可覆盖祖国半壁江山。钢铁通道改写了农业大省的命运,带来了产业的繁荣、人才的汇聚和城市的活力。
建设银行充分发挥基建领域传统优势,积极支持京广、郑西、济郑、郑太等铁路项目建设,截至7月末,全年累计为河南交通运输领域投放贷款110亿元,助力河南“米”字形高铁网建成通车,连接千家万户的出行和幸福生活。
城,因通达而兴
当探照灯划破夜空,运载比亚迪精密零配件的货运列车从长三角抵达郑州国际陆港,距铁路站台仅500米便是仓库,配件运入30万平方米高标仓的立体货架后,又由20余台货车迅速运送至1公里外的比亚迪厂区。
与此同时,从流水线上下线的新能源汽车正通过专用通道直抵仓库南侧的铁路货运场站,短暂停放后直接驶入班列车厢,最快只需1天就能发往世界各地。
郑州国际陆港铁路专线无缝衔接国际陆港西作业场站,来自全国各地的汽车零配件在这里集结
从零件进仓到整车“出海”,支撑货运物流高效运转的是1条全长近24公里的铁路。这条铁路将长春的钢材、上海的芯片等原材料与比亚迪郑州车间串联,实现“厂门-车门-国门”的无缝衔接。为支持该铁路顺利建设,建行河南省分行高效对接中欧班列(郑州)集结中心铁路作业区项目,牵头组建银团,提供15亿元信贷支持,助力铁路仅用14个月便建成通车,还创新推出“班列+供应链”融资模式,为产业链全链条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助力郑州千亿级新能源汽车产业城崛起。
在距离郑州国际陆港100公里外的兰考县,农户老张也在感受着铁路带来的变化:“以前交通不便,现在铁路通到县里,冷库就建在俺家隔壁,就业机会多了,县里越来越发达了。”老张口中的冷库是最近建成的某智慧物流港,河南省分行为其提供超5亿元贷款,推动中原农产品乘冷链快车运往全国,带动当地农户增收就业。
近年来,富士康全球最大手机基地借力高铁网络落户河南,集聚30万产业工人;中欧班列带动弗迪电池等400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企业扎根……河南的铁路正以“万列千万吨”的气势,拉响内陆城市通达全球的汽笛。
中欧班列踏着夜色从郑州国际陆港西站出发,满载货物走出国门
人,因归途而安
晨光初染开封站,郑州开封两地通勤的上班族轻触闸机,25分钟后已汇入郑州东站地铁的人潮。这首每日上演的“双城晨曲”是高铁时代最温柔的民生演绎,随着通勤时间被压缩进1杯咖啡的品味时长,“双城”俨然已成为“同城”。
这仅是河南“12345”高铁生活圈的一景:从郑州出发,1小时拥抱河南省辖市风物,2小时触达京津冀繁华,3小时漫游江南水乡,4小时领略巴山蜀水,5小时便可直抵南国。
在这张铁路网络中,焦洛平高铁是关键一环,北达焦作云台,南抵平顶山尧山,不仅加速洛阳副中心崛起,更将西北与长三角紧密相连。得知该高铁建设项目存在资金需求后,河南省分行迅速提供授信支持,并创新账户管理机制,为项目涉及的6条线路客票专户收入情况提供实时监测,确保这条承载万千期盼的民生动脉如期建设。
“以往媳妇回开封老家1小时直达,我回焦作却需在郑州中转。焦洛平铁路通车后,我返乡只要半小时了,比她还快。”在洛阳经营着一家特产店的周小樊笑言,小店里开封花生、三门峡苹果、许昌饮料等各地特产琳琅满目,“未来,我还准备坐火车北上购焦作油茶,南下买周口胡辣汤,丰富店里的早餐品种。”钢轨所至,不同城市人们的生活边界已渐渐消融。
钢轨铺远,列车向前,中原大地18座城市在钢铁网络之上同频共振,与全国乃至世界“串珠成链”。铁路刷新着城市发展的速度,也让诗意远方融入每日平常,成为安居乐业新时代画卷上最生动的注脚。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