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科技—产业—金融”形成良性循环
济南以金融活水润泽科创沃土(奋勇争先,决战决胜“十四五”)


企业创立时间短、可抵押资产少,建设生产线缺钱怎么办?正当山东芯慧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为融资发愁时,一款名为“科创桥”的金融服务产品解了燃眉之急——综合评估知识产权、科技人才等要素后,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为这家企业提供了首笔200万元贷款。
科技创新离不开金融支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短板弱项,完善金融支持创新体系,推动金融体系更好适应新时代科技创新需求。”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山东济南聚焦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让“科技—产业—金融”形成良性循环,努力打造结构合理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生态链,促进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
金融支持体系更健全——
“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我们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接力式、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行长文志军说。芯慧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如今已成长为“链长”企业。
自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2021年获批建设以来,一大批科创企业在综合金融服务支持下得以茁壮成长。
发行山东首只科技创新次级债券,在全省率先设立市级层面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完善科技企业信贷风险分担机制……一项项创新举措,推动科创企业融资效能显著提升。济南科创企业贷款余额由2021年末的1098.4亿元增加至今年二季度末的3039.78亿元;科创企业获贷率42%,较2021年提高3.7个百分点。
8月5日,济南召开驻鲁金融机构座谈会,提出济南将与省级金融管理部门、证券交易所和驻鲁金融机构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打造“区域性科技创新高地”便是目标之一。
科创企业动力更强劲——
凭借公司一名国家级高层次人才,拿到1000万元“人才贷”,自主研发的高性能薄膜铌酸锂晶圆新生产线建设顺利推进……“人才可作价,对企业来说是大好事。”济南晶正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裁胡文说。
“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金融助力尤为关键。”济南市科学技术局局长黄波介绍,全市共有124个项目(人选)获2024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42.76%。
金融活水持续浇灌,创新主体不断壮大。济南科创企业从2021年的6800多家跃升至如今的过万家,其中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分别增长58%、63%、3.6倍。今年1至6月,济南569家规上科技服务业企业营收突破278.1亿元。
科创金融生态更完善——
100多家科技企业和100余家金融机构集聚,在济南历下区的齐鲁科技金融大厦,科技和金融正双向奔赴。“园区致力于打造集项目孵化、路演对接、融资支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功能于一体,覆盖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历下区委书记杨传军说。
让科创企业“融资不难”,金融机构“敢贷愿投”,产业升级“加速奔跑”,济南加速形成“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优良生态。
“我们形成了‘六专四价’工作体系,着力破解科创企业融资困境,推动科创企业‘无形资产’变‘真金白银’。”济南市委金融工委专职副书记贾洪斐介绍,“六专”即“专营机构支撑、专属产品支持、专项政策引导、专家团队服务、专门板块培育、专业载体聚焦”;“四价”即“人才团队可作价、信用数据可定价、知识产权可估价、科创企业可评价”。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我们将为科技创新需求提供多元化金融支持,建立多部门参与的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奋力书写好科技金融这篇大文章。”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表示。
《 人民日报 》( 2025年08月29日 01 版)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DATA 之夜”:具身未来 向新绽放
- 中国数谷 今夜璀璨 8月28日 “2025数博会·DATA之夜” 在贵州贵阳震撼启幕 近200位与会嘉宾奔赴现场 “DATA之夜”成为了 全球数智领域精英代表思想碰撞 与产业对接的舞台 走进活动现场 科技感随处可见 人形机器人灵活穿梭 四足机器人平地奔跑 智能电动汽车跟随音乐起舞 具身智能的魅力在此绽放 数智前沿科技在此汇聚 与此同时 来自贵阳的咖啡香气 和“非遗”侗族大歌 为与会嘉宾 带来听觉与味觉的双重感官体验 由人民网和贵州大数据集团联合打造的 “王阳明”数字人 “穿越”500年时光 与主持人对话 人民网数字人白泽 运用AI技术 将每一位思辨人的观点 凝聚成“数据筑基·具身向新”的共识 “DATA之夜”的帷幕缓缓落下 但数据驱动的创新脚步从未停歇 具身智能 未来已来.…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