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密农资保障网 全力以赴打好秋粮“保卫战”


点击播报本文,约
秋粮丰歉,事关民生根基。秋粮是全年粮食生产的大头,约占全年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三。当前,距离秋粮大面积收获还有20天左右,多地抓好农资供应,把好质量关,合力织密农资“保障网”,全力夯实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
“这次大概可节省种植成本5000多元……”在陕西宝鸡千阳县南寨镇,看着放在院子里的260多袋化肥,种粮大户赵发强心里的一本账算得明明白白。“刚购进了比市场价低的粮食专用肥,粮食的‘粮食’有保障了。”赵发强说。
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物资。“连日来,供销合作社充分发挥农资供应主渠道作用,抢前抓早,备足备齐农资,同时积极组织农技人员深入村组、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咨询,并通过微信农资配送服务群发布农资商品信息和价格,在线解答相关农技问题,目的就是牢牢守住粮食安全线。”千阳县供销合作社负责人表示。
农资有保障,质量是关键。守牢粮食安全底线,必须确保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质量。近日,在福建省宁德市寿宁县南阳镇,寿宁县供销社联合当地市场监管局执法大队拦下了2辆涉嫌销售假冒伪劣农资的流动车辆,依法查扣问题农资60余担。
农资质量事关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今年农业农村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供销合作总社联合印发的《2025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提出,持续开展“忽悠团”、网络违规售种等专项整治,紧盯走村窜户、流窜推销假劣化肥、种子、农药、地膜等行为,加强跟踪检查,一旦发现严查到底。
打好秋粮“保卫战”既是对农资供应的考验,更是对责任担当的检验,优质且稳定供应的农资有助于提高秋粮品质。经验证明,使用质量可靠的种子、化肥和农药,能减少作物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和生长不良问题,生产出的粮食在外观、口感和营养成分等方面更优质,符合市场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从供应角度看,供销社送货下乡,是压缩流通层级、提高流通效率的有益做法。从农民的角度来看,量与质的保障,既可以实现集中采购,降低成本,又能最大限度获得农业产出。
随着秋粮大面积收获窗口期日益临近,夺取秋粮丰收,还要渡过早霜、台风、病虫害等多个关口。在国家层面,农业农村部近期已派出工作组奔赴18个省份调研指导秋粮生产和防灾减灾;中央财政下达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11.46亿元,支持13个粮食主产省份实施秋粮“一喷多促”,全力做好防灾减灾促稳产工作,重点对玉米、大豆、中稻等主要秋粮作物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叶面肥、抗逆剂、杀菌杀虫剂等给予补助,为稳定秋粮生产、全年粮食丰收提供有力保障。
专家表示,当前正值病虫害多发重发期,各地要高度重视农资供应量与质的重要性,科学防控,抓住主要作物、重点区域、重大病虫和关键环节,织密农资“保障网”,全力以赴打好秋粮“保卫战”。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