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財經頻道首頁|網站地圖
    從新德裡到伊斯蘭堡,從伯爾尼到柏林,李克強總理此訪跨越亞歐兩個大陸。
    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和德國,既有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也有歐洲傳統發達國家﹔既有中國的近鄰,也有中國的遠朋。
    近年來,中國與印度、巴基斯坦、瑞士、德國之間的經貿往來勢頭良好,並且顯露出巨大發展潛力。李克強總理出訪期間簽署了一系列合作協議,中國與上述四國的務實合作有望取得新進展,這不僅將促進中國和四國的共同發展,也將在國際金融危機深層影響仍未消除的大背景下惠及全球發展。
【評論】

李克強發表署名文章:為什麼選擇瑞士?

    瑞士是我就任中國國務院總理后出訪的第一個歐洲國家。在中國文化中,“第一次”總是具有象征意義。我選擇瑞士並非偶然,因為有幾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這幾件都是中國對外開放具有標志性的大事,也都與瑞士有關。
    其一是推動中瑞自貿區進程。其二是加強雙方金融領域交流與合作。其三是進一步增進兩國互信與理解。

蔣耀平介紹李克強總理出訪經貿活動安排

    訪印期間,將簽署有關經貿合作文件,舉辦首屆中印企業首席執行官論壇和中印商務合作峰會晚餐會﹔訪巴期間,雙方擬簽署三個政府間有關經貿協議﹔訪瑞期間,商務部高虎城部長將會見瑞聯邦委員兼經濟部長施耐德-阿曼,就中瑞經貿合作交換意見﹔訪德期間,商務部將與德經濟部共同舉辦中德工商界午宴,李克強總理將出席並發表重要演講。其間,中德企業還將簽署經貿合作協議,涉及汽車、機械、化工、船舶等領域。

李克強總理出席亞歐四國簽約儀式

第一站:印度


李克強在印度《印度教徒報》《覺醒日報》發表署名文章

中印將開展產業園區和鐵路等方面大項目合作

    兩國產業的互補性也很強,印度在信息軟件、生物制藥等方面具有優勢,中國在機電輕紡、新興產業等領域發展較快﹔印度正在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中國在這方面經驗豐富。中印兩大市場的對接可以產生“1+1>2”的疊加效應。

    明確了兩個潛力最大市場對接互補的新途徑。雙方探討了貿易和投資便利化事項,確定要開展產業園區和鐵路等方面大項目合作,推動雙邊貿易動態平衡和經貿合作規模持續擴大。

    探索了兩個新興經濟體互聯互通的新方式。雙方願共同倡議建設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加強邊境貿易,推動形成更大的市場和發展合力。

    我們願啟動中印區域貿易安排的談判,願與印方共同抵制保護主義,為擴大合作創造更好條件。【詳細】

第二站:巴基斯坦


李克強接受巴基斯坦媒體聯合書面採訪

中巴推動第二階段第二輪自貿區降稅談判

    雙方要繼續用好兩國自由貿易協定,推動第二階段第二輪中巴自貿區降稅談判,不斷提升中巴經貿關系,使兩國貿易規模不斷擴大並在動態中實現貿易平衡。
    中國願與巴方一道,加快推進喀喇昆侖公路升級改造項目,並積極探索和制定中巴經濟走廊遠景規劃,促進南亞、東亞互聯互通,帶動周邊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不斷拉緊中巴利益紐帶,為本地區國家間開展合作提供示范。
    我們願與巴方共同努力,以大項目合作為契機,繼續加強金融和投資合作,繼續集中力量推進在基礎設施建設、互聯互通、海洋、能源、農業、防務等領域的合作。【詳細】

第三站:瑞士;

第四站: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