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金17年連漲 為什麼會上調?未來還會上漲嗎?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6月15日,北京、天津、上海、陝西、河南、河北、遼寧等17個省份相繼發布養老金上調通知。據悉,其他省份也有望在近期發布相關信息。
本輪養老金上調,響應了今年4月份人社部、財政部發布的《關於2021年調整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通知》。通知明確,全國總體調整比例按照2020年退休人員月人均基本養老金的4.5%確定。
我國迎來養老金17年連漲。養老金為什麼會上調?退休人員到手的養老金有多少?未來還會持續上漲嗎?針對上述問題,經濟日報記者採訪了有關專家學者。
物價是上調主因
“養老金上調的主要原因是物價在上漲。”中央財經大學保險學院勞動與社會保障系教授褚福靈說。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5月份CPI同比上漲1.3%,漲幅比上月擴大0.4個百分點。“雖然居民消費價格總體穩定,物價水平上漲幅度不是很大,但CPI畢竟在上漲,為了不影響退休人員的購買力,要對養老金進行調整。”褚福靈說。
同時,養老金上調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要在適當范圍內,讓全體人民共享經濟發展成果。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退休人員的收入水平。因此,除了要保障退休人員的基本生活,還應當相應地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
實現17連漲的第三個原因是養老基金負擔得起。養老金的上調需要持續不間斷的支出,錢從哪裡來?根據人社部統計,養老基金自2016年底正式投資運營以來,累計投資收益額近2000億元,年均收益率超過6.8%。2020年我國25個省份委托投資的基本養老保險基金超過1.11萬億元,許多省份的投資收益率超過10%。因此,從全國整體來看,養老基金的結存具有相當的實力用以支付。“有些地區,尤其是人口老齡化突出地區仍面臨很大壓力,這需要有關部門採取一定措施,確保調整后的養老金能夠按時足額發放。”褚福靈說。
養老金怎麼發放
據介紹,今年基本養老金調整主要採取定額調整、挂鉤調整與適當傾斜相結合的辦法,並實現企業和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員調整辦法統一。其中,定額調整體現公平原則﹔挂鉤調整體現“多繳多得”“長繳多得”的激勵機制﹔對高齡退休人員、艱苦邊遠地區退休人員,可適當提高調整水平。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3月份,全國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為10.07億人。6098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9.99%以上,基本實現應保盡保。
具體到個人,不同地區的退休人員能夠拿到的養老金數額是不一樣的,與參保年限、繳費金額、失地農民補貼等因素疊加有關。以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為例,自2021年1月1日起,當地將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提高5元,提標后當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准達每人每月135元。同時,65周歲至79周歲之間的參保待遇人員再增加不少於3元,80周歲以上參保待遇人員再增加不少於6元。按照新的標准,當地興蓮鄉官田村63歲的李玉蓮阿姨自2019年1月份起每月領取養老金236.68元,當年6月份領取失地農民補貼66348元,養老金也提高至每月714元﹔2021年1月份至6月份,每月則可領取養老金744元,李阿姨的養老金收入在當地算比較高的。
不同地區養老問題和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居民收入狀況緊密相連。“經濟發展與民生保障齊頭並進,形成兩者互補、互相促進的格局,才有利於我們整個養老服務事業順利進展。”褚福靈表示。東部富裕地區的退休人員拿到的養老金相對較高,因為地方財政能夠負擔很大一部分支出。比如上海,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按月領取養老金人員每人每月增加100元基礎養老金。相對而言,中西部欠發達地區的基礎養老金,地方財政支付相對吃力,中央財政就會更多向這些地區傾斜,承擔更多的調整額度。這就可以很好地解釋了為什麼不同地區的養老金存在差別。
還會繼續漲嗎
未來,城鄉居民養老金能否繼續提高,關鍵在於能否通過開源來增收,重點是依靠包括養老基金在內的社保基金產生的收益。
社保基金是大家共同投資、風險共擔的,應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促進其保值增值。人社部黨組書記、部長張紀南近日表示,為應對人口老齡化,增加全國社會保障基金戰略儲備,目前基金權益約2.4萬億元,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正在有序開展,共劃轉中央企業和中央金融機構國有資本總額1.68萬億元。
記者了解到,下一步人社部將在確保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按時足額發放的前提下,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為重點,繼續推動養老基金委托投資規模不斷擴大。同時,進一步完善投資政策,提高投資能力,防范投資風險,努力實現養老基金穩健增值,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敖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產業觀察:“618”平台促銷常態化 消費者購物日趨理性
- 預售訂金(定金)和尾款、直播、全場滿贈和滿送、跨店津貼、購物返券、滿減打折……今年“618”期間,各平台推出系列優惠活動來吸引消費者。然而,此次年中大促,似乎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們已經沒有了當年一遍又一遍算優惠,然后定表開搶的熱情,而是選擇了“躺平式”參與。…
- 証監會發布《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等五項金融行業標准
- 人民網北京6月18日電 (記者王震)據証監會網站消息,近日,証監會發布《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1部分:公告分類及分類標准框架》《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2部分:定期報告》《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 第3部分:臨時報告》《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五項金融行業標准,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証監會介紹,《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編碼》標准的實施,通過為証券期貨業結算參與機構分配統一的編碼,可有效降低編碼轉換和適配工作成本,便於機構間以及結算參與機構內部進行數據查詢、統計、分析、挖掘以及數據共享等工作,進一步促進行業數據標准化,支持行業數據治理工作﹔《挂牌公司信息披露電子化規范》行業系列標准的制定實施有利於實現証券業內、挂牌公司之間的信息共享,推動挂牌公司信息披露和証券信息服務業規范、有序地發展﹔《証券期貨業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指引》的制定,從測試流程、測試方法和測試內容等方面規范了大數據平台性能測試,有效指導各証券期貨業機構開展性能測試工作,提升測試能力,提高測試效率,並基於測試結果客觀評估大數據平台產品性能。…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