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運城早熟鮮果亮相北京市場

7月17日,山西省運城早熟鮮果推介會在北京新發地農產品批發市場舉行。運城市副市長董旭光、市果業發展中心主任潘建祖與會。6家企業代表對運城早熟水果進行分類推介。推介現場,早熟蘋果、冬棗、鮮桃等優質果品受到參觀市民青睞。
近年來,山西省委、省政府實施現代農業“特”“優”戰略和“南果”出口平台戰略,在運城建設全省果品出口平台,堅持以果品出口倒逼果業提質增效,積極推進“綠色化、標准化、特色化、優質化、融合化”,發展“品質果業、品牌果業、誠信果業”,打造全國重要的綠色果品生產基地。經過努力,運城已經由傳統的糧棉大市轉型為果、菜、畜全面發展的現代農業大市。
潘建祖指出,運城果業具有規模大、品種多、品質好、上市早、易購銷等優勢和特點。運城地處北緯35°蘋果生產“黃金帶”,有山有川有丘陵,年光照時間2264小時,無霜期長達238天,適宜多種水果生產,且各類水果比北方各地早成熟10天左右﹔全市果品面積500萬畝,其中水果面積330萬畝,年產量600萬噸,果品17類210個品種,年產值190億元,佔全市農業產值39%﹔建有恆溫保鮮果庫810多座,總貯量170萬噸,是華北地區重要的果品貯藏基地和交易集散中心。
目前,果業已經成為運城市農業的主導產業。臨猗、萬榮、平陸、芮城、鹽湖5個縣(區)被農業農村部列為黃土高原蘋果優勢產業帶重點縣。“臨猗蘋果”“絳縣山楂”入選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立足運城果業發展良好基礎,山西省委、省政府確定在運城建設“南果”出口平台﹔運城市委、市政府打造國家蘋果良種繁育基地、深圳三科農商城產地批發市場等一批重點項目﹔廣大果農採用“6大技術集成,18道工序”標准化生產,提升果園科學管理﹔果品企業持續引進自動化分揀包裝生產線,加快拓展國內國際市場。
目前,運城果品已出口75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量超過38萬噸,佔山西省的90%。特色水果產業已成為運城現代農業發展的支柱產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