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實現“吃瓜自由”得感謝這位奶奶
吳明珠(右二)在瓜地裡。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供圖
“中國人能自由吃瓜離不開這位奶奶”。
前段時間,這一熱搜話題引起廣泛共鳴。在感念“奶奶”吳明珠為國家西甜瓜育種科技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同時,人們也為她自強不息、忘我奉獻的精神深深感動。
20世紀50年代主動請纓、遠赴新疆,直至80歲高齡依然堅守在科研一線,吳明珠用了半個多世紀,窮盡一生心血選育瓜種,構建起我國領先的西甜瓜育種技術平台,使優質的西甜瓜“家族”不斷擴大,並在全國“開枝散葉”,實現國人“吃瓜自由”。
今年,中國西甜瓜育種事業開創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吳明珠91歲了。2010年,因患阿爾茨海默病,吳明珠離開耕耘一生的育瓜事業,從此淡出公眾視野。
“從梳著兩條辮子的大姑娘開始,我在新疆的戈壁灘上培育西瓜和哈密瓜……直到今天已是年近古稀的老太太。一年四季瓜棚就是我的家。如今,丈夫病逝,兒女遠離,我一個人依然留在新疆,繼續擺弄瓜。人們說,我心裡隻有瓜,瓜是我的孩子……是啊,瓜是我的生命,我的人生就是想結幾個瓜,把瓜的甘甜獻給人民。”1999年,吳明珠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同年,她作為“全國十大杰出技術人才”之一,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作了感人肺腑的發言。
到艱苦的地方去
1930年,吳明珠出生於湖北武漢一個教育世家。抗日戰爭時期,她隨家人遷居重慶,讀完小學、中學。1953年,她從西南農學院園藝系果蔬專業畢業,與“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是同級校友。
大學受到的教育,為青年時期的吳明珠指明了人生方向。
此前從沒和土地打過交道的她,“學一行愛一行”。從沒摸過鋤頭的吳明珠第一堂實習課就是裝鋤頭把子和挖地,憑著要強勁頭,硬是在一塊長20米、寬1.5米的地裡深挖出一條溝。
第二堂實習課上,老師要求每人做一個小溫床,填馬糞發熱。挑大糞、播番茄種,做好田間管理……繁重的農活,吳明珠踏踏實實自己干。
在校期間,學校組織學生到農村參加社會實踐。老干部們經常給學生講打仗的故事和英雄人物事跡。他們說,先烈為建立新中國,流血犧牲,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你們的任務就是要學好自己的專業,建設新中國,為人民服務。這些話,吳明珠牢記在心。
21歲生日那天,她在日記裡寫下這樣的話:“人生最美好的事情就是你創造出來的一切都能為人民服務。”
大學最后一學期,同學們收到在新疆工作的園藝系學哥學姐來信,他們表示新疆很缺乏園藝人才,希望大家踴躍到新疆工作。“瓜果之鄉”新疆在吳明珠心裡生了根。
畢業后,先是服從分配到西南農林局,之后作為培養對象,被選送到當時的中央農村工作部,工作地點從武漢換到北京,平台越來越高,但吳明珠想的還是到邊疆去,到廣闊基層去。
1955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吳明珠認准時機,提出希望到新疆工作的申請,得到組織批准。當年冬天,吳明珠坐著大卡車,走了半個月,終於抵達烏魯木齊。
但是,烏魯木齊沒有想象中無邊無際的瓜田。吳明珠多方考察,認定吐哈盆地是培育瓜種的好地方。1956年8月,她又向組織打報告,申請調到距烏魯木齊近300公裡的鄯善縣農業技術推廣站。從此,她邁開了培育瓜種的第一步,並在這條路上一走就是50多年。
心血凝成果實
新疆的西瓜、甜瓜香甜可口,名不虛傳。但吳明珠卻發現,當地主要依靠傳統種植技術,產量、品質仍有很大提升空間。
火焰山下,夏日高溫難熬,土地滾燙得能烤熟雞蛋,當地人戲稱毛驢都不願出門。
為了搜集種質資源,吳明珠和同事花了3年時間,走遍當地300多個生產隊,一塊瓜地一塊瓜地調查,最后收集了100多份資料,整理成44個品種,成為后來育種的基本材料。
白天下瓜地,晚上要點燈研讀資料。但高溫天氣讓蠟燭直不起腰,吳明珠用臉盆從坎兒井打來水,先將蠟燭底部粘在瓷碗碗底上,再把碗扣在盆裡,讓清涼的水淹沒半截蠟燭,起到降溫效果,蠟燭就站起來了。
吳明珠的育種事業贏得當地鄉親支持。她和瓜農同吃同住同勞動,學會了割麥子、鋤棉花、趕毛驢車。“無論我要在哪塊地上搞實驗,鄉親們都支持我。當時哪有什麼科研經費,用的是老鄉的地、老鄉的種子、老鄉的肥料,全靠老鄉支持!”吳明珠說。
漸漸地,老鄉們發現,跟著吳明珠種瓜,瓜又大又甜又脆,產量越來越高。
通過採用多親復合雜交、回交及輻射育種等技術,吳明珠創造了一批新的種質資源,比如“皇后”甜瓜、“火州一號”西瓜等,這些新品種的抗病性、適應性、果實品質、耐運性等比原品種有了大幅提高,帶動了瓜農增收。
業內專家說,要培育一個優良品種,可能需要8年、10年甚至更長時間,有的育種專家一生可能隻育成一個,能育成兩個已經很了不起。
吳明珠在育種領域取得的成就成了“特例”。據統計,由吳明珠主持選育並經過省級審定的有29個品種,其中,西瓜早、中、晚熟配套品種10個,甜瓜品種19個。
可以說,吳明珠讓全國百姓吃到新鮮、優質的西甜瓜成為現實。她選育的“早佳8428”西瓜,質地細、鬆、脆,口感極佳,深受消費者喜愛,自20世紀80年代末至今,已從我國華東地區推廣到全國各地,創造了西甜瓜優質品種長盛不衰30多年的“瓜界傳奇”。
同時,借助吳明珠建立的脆肉型甜瓜無土栽培技術體系,原本適合新疆種植的哈密瓜,也走出家鄉,走向全國。“黃皮9818”哈密瓜還實現在美國商業化生產,成為我國第一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在國外種植成功的哈密瓜品種。
甘做基石
“吳明珠、楊其祐是一代建設新疆的知識分子代表,是我們共和國的基石。他們是那樣堅硬,那樣朴實,不圖名,不圖利,踏踏實實地把自己壓在最底層。”這是《科技日報》記者郭梅尼,1998年7月在關於吳明珠的新聞報道《基石》中寫下的一段話。
楊其祐是吳明珠的大學同學,同年級不同專業。吳明珠畢業時,楊其祐考上原北京農業大學(現為中國農業大學)研究生,攻讀作物遺傳學。但愛情的力量,將兩人緊緊聯系在一起。
“這是一個物種寶庫,一定可以選育出優良新種。”堅信自己在天山腳下廣袤瓜田裡找到了人生方向的吳明珠,把自己的想法寫信告訴遠在北京的楊其祐。為支持她的事業,1957年9月,研究生畢業的楊其祐主動申請來到新疆。第二年,兩人結婚,從此相伴近30年。
因為經常下鄉,長期守在瓜田裡,吳明珠常常無法顧及家人。兒子楊夏和女兒楊准從小由吳明珠父母幫忙帶大。
好在楊其祐一直都在身邊支持她的育種事業。“他看到學術刊物上有關的資料就給我抄錄下來,翻譯出來。他幫我出點子,買有關的書。有時,我因為一些事分不開身,就讓他幫我去授粉、做雜交,有時要跑七八十裡,他也二話不說。”多年后,吳明珠在回憶文章中寫道。
但是,這樣寶貴的精神支柱卻坍塌了。1986年,57歲的楊其祐因病去世,吳明珠傷心地寫道:“生活上、物質上再苦,我也能忍受,讓我最傷心的,是我丈夫楊其祐,得癌症病逝了。都怪我老是下鄉,沒有照顧好他……”
從那以后,吳明珠更加發奮工作,每年搞三季育種,新疆、海南兩頭跑。“我覺得,我一個人應該做我們兩個人的工作,才對得起他,對得起熱愛我們的新疆人民。”吳明珠寫道。
“我們現在當然能夠理解她當時的付出,是為了國家建設的需要。他們那一代很多人都為事業奉獻一生,工作、家庭不能兼顧的情況經常會有。”楊夏說,“正是有千千萬萬老一輩科技工作者甘於奉獻、甘做基石,我們國家才有了今天的發展。”
2010年,因患阿爾茨海默病,80歲的吳明珠離開科研一線,楊夏將她接到重慶家中,自此母子終得團聚。
育桃育李育春風
坐落在烏魯木齊市區的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由吳明珠一手創辦,已從最初寥寥數人壯大到如今20人,是全國最大的哈密瓜作物科研專業機構。
吳明珠的學生、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主任伊鴻平,早在新疆農業大學(原新疆八一農學院)讀園藝專業時,就聽說過吳明珠的事跡。
“很多學生視吳老師為偶像。”他說,臨近畢業時,學校組織他們實習,地點是當時吳明珠所在的吐魯番實驗基地。有機會跟偶像共事,大家很興奮,但住了第一晚后,很多人就受不了了。
“蚊子太多,咬得人睡不好,基地條件也艱苦,吃住條件都有限。”伊鴻平說,那次實習,看到年過半百的吳老師在瓜地裡自己鋪地膜,搞田間管理,給他留下深刻印象。
畢業后,伊鴻平被分配到新疆農業科學院,成為吳明珠的助手。此后30多年,直到2010年吳明珠因病退出科研一線,伊鴻平一直跟隨她進行育種研究。
一次選育需要一個生長季,春種夏收,一年就隻有一次選育機會。1973年,吳明珠與隊友在海南開辟“南繁北育”基地,春天新疆可以種兩代瓜,冬天到海南可以種四代,選育瓜種的機會大大增多。不管在哪裡,吳明珠最常待的是瓜地。
吳明珠的學生、已從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退休的科研人員馮炯鑫回憶說,吳老師天天都待在瓜地裡,從選種、播種、打埂、鋪地膜、授粉,到烤種、鑒定樣品、測糖度,每道工序都親力親為,而且是絕對的行家裡手。
伊鴻平說:“吳老師工作上對我們嚴格要求,還經常督促我們學習,尤其要我們學好外語,不允許我們打牌、打麻將。有時候,吳老師真像母親,我們就跟她的孩子一樣。”
學生們看到,吳明珠工作之余總在學習。她學了農業院校的新課本,自學無土栽培技術,買來“隨身聽”學習外語,操作計算機、高端技術先進儀器毫無障礙……
吳明珠曾說:“如果我育瓜只是為了個人的利益,早成富翁了。隻為個人而奮斗,不會走得太遠。一個人的追求,隻有和國家、人民的利益一致時,才會得到大家的支持,也才會有動力。”
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科研人員張紅曾擔任吳明珠秘書。她說,吳老師聲音清甜、悅耳,為人樂觀,工作熱情飽滿,80歲時還和年輕人一起坐長途車從海南到廣西出差。每到一地,就去瓜地,親自授粉。年輕人從她那裡不僅能獲取知識,更能汲取力量。
新疆農業科學院哈密瓜研究中心“90后”科研人員凌悅銘說:“作為我國西甜瓜產業體系第一任首席科學家,吳老師很了不起,在這個科研團隊追隨吳老師的事業,我感到很榮幸。吳老師是榜樣,希望自己在這個領域也能做出成績。”
近些年來,學生們去看望吳明珠時,很多人她都認不出了,但大家相聚時總是在聊瓜。伊鴻平說,吳老師雖然叫不出他的名字,但見面總會擁抱在一起。前些年每次見到他后,吳老師還會收拾行李,要跟他回烏魯木齊。
楊夏說,病休后好多年,媽媽還會經常突然說起“要去瓜地”“瓜要授粉了”這樣的話。
最近,楊夏代母親收下了“光榮在黨50周年”紀念章。同樣讓他感到欣慰的是,母親不忘初心、忠心報國的精神得到傳承。“現在我明顯感覺到,身邊有奉獻精神的年輕人很多,愛國、講奉獻、願意付出的氛圍越來越濃。”如今已從西南大學教師崗位上退休的楊夏說。(記者潘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